【标题】 雷丸《中药学7版》 【名称】 雷丸 【拼音】 Leiwan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概述】 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微苦,寒。...
【标题】 雷丸《青阳客栈》 【名称】 雷丸 【英文】 Stone-like Omphalia 【拉丁文】 Omphalia 【异名】 雷矢(《范子计然》),雷实(《吴普本草》),竹苓(《纲目》),竹林子、竹铃芝(《中药志》),木连子(《广西中药志》)。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标题】 雷丸 【拼音】 Leiwan 【概述】 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微苦,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 【功效】 杀虫消积。 【应用】...
【标题】 鹤草芽《中药学7版》 【名称】 鹤草芽 【拼音】 Hecaoya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概述】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即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冬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冬、春季新株萌发前挖取根茎,去老根及棕褐色绒毛,留取幼芽,晒干...
【标题】 鹤草芽 【拼音】 Hecaoya 【概述】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即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冬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冬、春季新株萌发前挖取根茎,去老根及棕褐色绒毛,留取幼芽,晒干。研粉用。 【性味归经】 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标题】 南瓜子《中药学7版》 【名称】 南瓜子 【拼音】 Nanguazi 【出处】 《现代实用中药学》 【概述】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的种子。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子,晒干。研粉生用...
【标题】 南瓜子《青阳客栈》 【名称】 南瓜子 【英文】 Cushaw Seed 【拉丁文】 Semen Moschatae 【异名】 南瓜仁(《科学的民间药草》), 白瓜子(《东北药植志》),金瓜米(《陆川本草》),莴瓜子(《陕西中药志》),倭瓜子(《青岛中草药手册》)。原...
【标题】 南瓜子 【拼音】 Nanguazi 【概述】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的种子。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子,晒干。研粉生用,以新鲜者良。 【性味归经】 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
【标题】 槟榔《中国药典》 【名称】 槟榔 【拼音】 Binglang 【英文】 SEMEN ARECAE 【概述】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胃...
【标题】 槟榔《中药学7版》 【名称】 槟榔 【拼音】 Binglang 【出处】 《名医别录》 【概述】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海南、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地。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