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跨省接力送到 患者终于可以自由呼吸
时间:2020-01-31 10:1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 段孟岐护士长(中)和同事们。 中山三院儿童监护室(PICU)护士长段孟岐: 1月29日凌晨,一批经历了跨省接力的制氧机被送到汉口医院隔离病房,让我们欢呼雀跃:“患者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 1月27日晚,汉口人民医院呼吸科隔离病区36床的一位阿姨使用面罩吸氧时,吸氧流量是5升/分,血氧饱和度仅有85%,阿姨觉得喘不过气,很辛苦。她的女儿找到正在隔离病区上夜班的我帮忙看看,想调高氧流量。 我当时将流量表旋至最大,流量表的浮标并没有变化,阿姨问是不是仪器坏了,我又给阿姨换了一个氧流量表,结果还是一样。后来沟通才得知,由于医院收治的患者较多,氧气使用量激增,氧压跟不上。病房里还有些患者使用十几年前常见的吸氧瓶进行吸氧,也就是以前医生平时称的“大炮”。而这也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用氧情况,很多患者还需排队等待吸氧。 下班后,我与队友交流时发现,多位队员都注意到这种情况。医疗队与院方积极沟通,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法。 与此同时,我们中山三院医疗队的杨彧护士长想到之前家里老人家有用制氧机,于是立即联系中山大学校友会求助。校友会反应迅速,积极发动校友会资源,以最快的速度采购了15台制氧机。 可是,目前通往武汉的道路并不通畅。为了能够将这一批仪器快些再快些送到医疗队手上,尽快给患者使用,中山大学岭院MBA2011级的行动组连夜自发送货,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第二批梯队出发前送到机场,交由中山三院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趁夜从广州带来。 1月29日凌晨,这批宝贵的制氧机终于被送到汉口医院隔离病房。 这是一场不分昼夜、不计代价、心心传递的接力赛,为的是武汉的患者们。让他们早日自由呼吸,这就是所有医务工作者最简单的心愿。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叶张翔供图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