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委托管理”模式救活“零分医院”
时间:2015-09-01 15:29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日前,记者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见到因肺炎住院的8岁患儿苗苗(化名)。苗苗的父母说,由于孩子体弱多病,家里经济条件又差,去不起外面的大医院,所以没少与这家医院打交道。“以前来看病经常找不见大夫,医院特别脏,要住院得自带铺盖。现在和以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作为山西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平鲁区通过“政府主导、委托管理”的模式,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使平鲁区人民医院从一所让政府头疼、遭百姓唾弃、令职工失望的“零分医院”,变成一所床位使用率达90%以上、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的“人民医院”。 政府主导 “零分医院”走上托管之路 创建于1952年的平鲁区人民医院是当地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医院。然而,就是这样一所老牌的“人民医院”,近年来因设备陈旧、管理落后陷入困境。 “给病人做个CT没有半小时下不来,X线机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该院普外科主任白守龙说,他曾接诊过一名因车祸导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结果这位患者在做CT的过程中就死亡了。 “卫生部要求的15项核心制度无一得到落实,医生不查房、不会诊、不穿白大褂,医生看病不分科室,‘倒卖’病人蔚然成风……一切都处于无序状态。”现任院长张燕忠对刚上任时看到的乱象记忆犹新。 2009年,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万里行专家组面对这个连起码的医疗文书都不健全、规范的医院,给出了零分。 根据山西省政府公布的2009年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通报,总人口21万的平鲁区名列该省119个县(市、区)的第4位,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没钱的去朔城,一般的去大同、太原,有钱的去北京”。平鲁区区委书记李俊直言:“舍近求远看病不是百姓的无知,而是政府的失职。” 2009年3月,全国新一轮医改启动,平鲁区政府决心走一条“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促进的医改新路子”。针对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平鲁区政府立足把平鲁区人民医院打造成晋西北地区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了一所建筑面积为15828平方米的新医院,投资7000余万元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配齐了CT、核磁等医疗设备。 房子盖好了、设备配齐了,谁来管理成了最大的难题。“经历了十几任院长,没有一个是真正懂业务的。”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大夫一语道破了医院发展的“短板”。 2009年10月,经山西省卫生厅牵线,平鲁区政府与山西省人民医院达成托管协议:平鲁区人民医院由山西省人民医院接管,平鲁区人民医院所有权不变、公益性质不变、职责职能不变、行政隶属不变、政府扶持不变;山西省人民医院享有行政管理权、人事支配权、经营自主权、资产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 按照托管协议,平鲁区财政将医院职工工资由差额变成全额拨付,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足额到位,除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外,区财政每年另外拨付300万元满足医院的正常运转。 2009年10月9日,山西省人民医院选派该院第一位博士、普外科副主任张燕忠出任平鲁区人民医院院长,随新院长一同赴任的还有省医院的专家组。“零分医院”由此走上了重生之路。 走出困境 “零分医院”重获百姓信任 5月30日8时,记者跟随张燕忠来到该院急诊科参加交班会。虽然只是一个短短5分钟的常规交班,除张燕忠外,其他院领导也都悉数到场。 张燕忠说,他刚来的时候,就像这样再平常不过的交接班制度也没有。上任之初,他首先从落实15项核心制度入手,建立了院领导总值班制度,恢复了科主任负责制下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辅助科室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了护理工作制度29条、教学培训与制度落实12条、病区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27条。为了确保制度落实,张燕忠带领医院领导班子逐个科室进行蹲点指导。 托管之后,该院还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成本管理、科研及教学4大类17项细化指标,每一项都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今年又增加了临床路径录入率、病案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多项指标。除了对科室的考核,还有针对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等都是被考核内容。 实施绩效考核以来,全院职工月均收入达到4000元,比历史最高年增加了20%。 一年多来,山西省人民医院先后派出50多名专家到平鲁坐诊、讲学、查房,专家们在平鲁短则一周,长则3个月。但在张燕忠看来,单靠省城专家的支援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建立起本地专家队伍,填补人才断层。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张燕忠先后将2/3的医务人员送到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年轻医师王胜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一年时间里,拿到了内镜执业资格证,回到医院被任命为内镜室主任。据记者了解,仅人员培训一项,山西省人民医院就投入60余万元。 一年半时间,白内障复明、血管缝合、腹腔镜、糖尿病治疗等技术纷纷落户平鲁区人民医院。在科研方面,过去十几年没有一篇专业论文发表,如今一年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就有十余篇。 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换来的是病人的快速回流。据统计,实行托管以来,平鲁区人民医院门诊量增长31%,出院人次增长41%,床位使用率从原来的50%上升到86%。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同比下降42.4%,门诊人次费用下降18.7%。医院调查问卷显示,出院患者满意度达99%,门诊患者满意度达98%。“我们重新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张燕忠说。 按照协议,山西省人民医院要用3年时间把平鲁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二甲医院。如今,按照上级要求,这一时间被缩短到两年。在张燕忠看来,按照现在的发展,上等级只是时间问题,医院下一步的改革如何推进才是问题的核心。“医院现在从0分到了60分,要实现优秀或者满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