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租减税纾困 真金白银暖企(3)
时间:2020-02-15 13:15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2月11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告,再出台“暖企8条”。包括支持先行用地,推行容缺受理、推动先行审批,支持增资扩(转)产,支持临时用地,适当调整履约责任监管及延期业务办理,延期进行现场踏勘等内容。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项为“支持疫情防控项目先行用地”。疫情防控期间,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卫生、医疗设备及其集成交通、水电、通讯和应急安置等项目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可同步办理规划、用地等手续,并在疫情结束后6个月内完善相关手续;属于临时用地的,用地单位在疫情结束后即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不再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 南沙区:防疫物资通关有绿色通道 确保“零延时” 南沙区出台了《广州南沙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关爱企业共克时艰的十条政策措施》等多项举措,十条政策包括应急保障、减轻企业负担、租金减免、工业增产奖励、支持重点商业综合体发展、金融支持、进口防疫物资快速通关、优质高效政务服务、非接触式办税、暖企行动。 应急保障方面,对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在疫情期间一直配合并坚持经营的重点商业综合体,给予最高10万元专项奖励和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南沙建立进口防疫物资绿色通关和快速通关受理机制,确保通关“零延时”。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其上年度获得稳岗补贴金额的50%给予资金配套支持。企业新招用员工并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按照每人5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招用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给予企业租金减免,南沙对租用区属国企经营用房和仓库的租金一免两减半、对孵化器减免企业租金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此外,对2020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投产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依法准予税费延期缴纳,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从化区:企业新购防护用品生产设备最高补50万元 从化区陆续出台十条优惠政策和六条扶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从化区副区长谢政介绍,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从化区企业创造了两个“第一”: 广州市金浪星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成为全省最快复产的防护服生产企业,广州福泽龙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省最快复产的医用防护口罩生产企业。其中,金浪星非织造布公司是广州目前唯一一家生产防护服的企业。 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方面,从化采取“减免企业税费”“降低房租成本”“新购设备补助”等措施来为企业切实减负。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准许企业延期申报纳税。针对承租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的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免除今年2月至4月共3个月物业租金,减半收取今年5月-7月共3个月物业租金。对生产防护口罩、防护服的企业在今年2月29日完成设备安装及投入生产,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 对今年2月9日前复工生产防护口罩、防护服,并以合理价格配合政府收储的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2020年上半年产值正增长的企业,给予本级经济贡献一次性奖励。其中,生产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的企业,上半年新增本级经济贡献100%返还奖励。 增城区:抗击疫情企业最高奖1000万元 增城区对列入政府采购范围的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保障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新购设备用于扩大生产的,按扣除省市补助后的设备购置金额的80%给予补贴;给予其200元/人·天的用工补贴,最长补贴期限90天,每家企业最多补贴100人。 除此之外,增城区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对获得上级科技部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应急立项的,采用前资助方式,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金配套。对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增城为区内不同类型企业提供1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达到一定增速的工业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的稳产奖励,对达到一定增速的商贸服务业企业,提供最高20万元的稳经营奖励,对疫情期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农业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上半年为增城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产生的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的物流类企业(不含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减免税费,缓解企业生产压力。同时,降低企业办公场地或厂房租赁成本。科技园区、创业基地、孵化器等园区载体,每个园区最高补助50万元。 (责任编辑:Doctor001) |
- 上一篇:广东:研究部署我省农村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
- 下一篇:广东:省领导检查交通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