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广州,“戴好口罩”抓发展(3)



  实施项目报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信任审批;多部门推出网络办理、线上审批,实现“e登记”办理、“不见面”审批,“零接触”办事;广州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一企一策”及时协调解决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资金缺口,以及防护物资的保障难题,推动上下游、区域间、企业间的生产协同……

  在海珠,“一封邮件即可复工”;在天河,审批绿色通道越来越快;在南沙,企业复工审批时间表上,扬杰贸易1分22秒、华三国车行1分35秒、富誉国贸1分12秒……精准有力的服务,推动企业复产复工和重大项目复工开工不断提速。

  后勤保障是压舱石

  复产复工,牵一发而动全身。

  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无疑是重要一环。出行需求小,班次过密没有必要;随着复工率越来越高,增加班次,回应需求,降低车辆乘客密度,至关重要。广州坚持动态调整、灵活反应。

  2月9日之前,地铁和公交班次相应减少;从2月10日起,全市公共交通已逐步恢复日常运营。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蔡昌俊介绍,从2月17日起,广州地铁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318列,市区核心线路高峰期行车间隔2.5~4分钟,郊区线路高峰期约6~12分钟。立足实际,原定2月24日起线网全面执行日常工作日、周六日时刻表的日期,也将提前。

  以在增城区超视堺产业园内,工厂已经复工,机器设备已运到,但由于国外设备调校人员迟迟没来广州,以至于无法开工。广州迅速研究设立返穗国(境)外重要工程技术人员“绿色通道”,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到岗,尽快投入工作。

  在南沙区,东升农场面临人手紧缺难题,当地镇政府迅速出手,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目前,该农场每天给广州地区供应蔬菜80多吨,还能为武汉驰援20多吨蔬菜。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截至2月16日,全市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领域的“三必需”企业复工率超过97%,其中,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领域复工率达100%。制造业、高技术企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复工率均有大幅提升。

  广州花更大力气、投入更多精力,为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后勤服务。

  要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要靠全民行动落细落实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实现“两全”,还得靠干。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带头先上,冲在一线,勇于担最重的担子,敢于接急难险重的任务……广州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好疫情防控五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狠抓落实作风,才能为应对“两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面对疫情,广州市民闻令而动,英勇奋战,在救治医院、在车站码头、在基层社区、在生产车间、在家家户户,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如今,既要防控疫情,又要推动复工复产,将“两难”变成“两全”,这是面向全市人民的重大考验,与每个人直接相关。每个人行动起来,参与进去,这是实现“两全”的必备条件。

  大战还在进行,大考仍在继续。返穗人员快速增长,复工企业不断增多,防控任务不断加重。广州所经受的考验仍在继续,所面临的挑战还在叠加。大事难事看担当。这里的干部群众没有丝毫松懈,知难而不畏难,有底气、有信心,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