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雪中送炭,温暖科技企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龙锟)疫情防控阻击战是病毒与科技的较量,但是抗击疫情如救水火,必须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这意味着科技需要快速派上用场,发挥威力。科技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技术转换最灵活的单位。广州的科创中小企业组成了“抗疫军团”,在疫情中展现了能办大事的能力。
  面对市场口罩需求大增,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仅用3天就将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利用AI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大大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疫情期间,极飞科技将农田里面使用的无人机,应用于防疫消毒,它们在天河智慧城开展无人机定点消毒喷洒测试,已经达到了预期要求。

  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的“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是目前国内第一款用于测体温的巡逻机器人,不仅能一次性测量10个人的体温,还能提醒人们戴口罩。这款机器人2016年上半年即已投入市场,而体温监测、人脸和口罩识别功能则是在这次疫情中迅速升级的。

  广州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数已经常年排在全国第一,而疫情则是对广州科创企业实力的深度检测。事实已经说明,广州的科创企业不仅有数量,也有质量。

  科技企业需要特殊的营商环境,那就是鼓励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科技企业生于科技,长于金融,强于市场,从摇篮到成人礼,广州正为科技企业塑造全链条的支持环境,从对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进行补助,到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再到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优惠政策无处不在。

  疫情中,广州很多科创企业正在经受考验。同样,广州的创新创业环境也在经历一场磨炼。但是广州正在努力面对。广州市科技局及时发布了“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渡难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鼓励和支持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业主单位和运营单位为承租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安排财政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给予补贴,优先办理拨付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中的涉企经费等,都是实实在在暖企政策,抓住了科技企业的特定需求。

  雪中送炭则更显真情,广州这片“双创”沃土值得更多科技创业者来寻找机会。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