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当天接报当晚部署(2)
时间:2020-02-21 06:2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1月20日,发出《给广州市民的一封信》的同一天,市八医院关闭了医院7个病区,30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转到抗“疫”第一线;第二批嘉禾院区综合楼的14个科室也全部关停,600多个床位全部腾出来,100多个病人两天时间内转运到其他医院。 也是在当天,一名从武汉来广州的患者转到市八医院,入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在1月21日确诊。 1月26日开始,广州市每天确诊病例出现两位数增长。2月1日,市八医院迅速做出反应,再次关闭嘉禾院区所有的门诊、急诊(包括发热门诊),医院800张床位全部用来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2月7日,广医一院派出由钟南山院士担任顾问的首批23人支援团队支援市八医院,两强终于再次联手。传染病救治经验丰富、经历“抗非”考验的市第八人民医院全面腾空嘉禾院区,全力保障普通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全国领先、优势明显的广医一院负责危重症病例救治工作。而儿童病例的救治由市妇儿医疗中心负责。 作为此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战场,超过80%的确诊病人都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20日开始收治第一例患者,截至2月16日上午9:00,累计收治390例患者,其中确诊患者295例,危重症14例,重症44例,重症救治好转率达75%,已治愈出院患者101人。市八医院的负压病房、医疗物资、人员补给等都轻松承受住了压力。 在本次疫情中,广州市累计收治17例危重病例、47例重型病例。经过积极治疗,不少重型、危重型病例情况都得到好转,截至2月19日,仍然在院治疗的危重型、重型病人分别为9例和8例。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2020年1月22日 市疾控中心: 最先向湖北来客发出呼吁 “亲爱的朋友:如已莅临羊城,首先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广州具备华南顶级的医疗技术能力,但基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为了保护公众和您的健康,请您做到以下几点……”1月23日,一封《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登上《广州日报》,在全国率先以公开信形式,呼吁来自重点疫区的民众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和信息登记。 发出这封信的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主任杨智聪同样是一名经历过非典的“老将”:“武汉的疫情发生后,我们每天都在紧盯当地和全国各地的政府通报情况。当武汉以外的地方开始出现疫情,我们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抓紧了自己的准备工作。”2019年12月31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就成立了关注肺炎疫情小组,高度关注疫情进展并开展人员培训和检测技术储备。从1月3日开始,市疾控中心组织多场针对疾控和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应该怎么采样、送标本,怎样做现场处置,怎样报告病例,如何防止院内感染的出现,都纳入了培训的内容里”;对于采样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试剂等也都进行了物资储备,“疫情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做到一拿起工具就能立刻出动。” 1月22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启动中心层面应急响应工作,进入“战时状态”,按照疫情防控的需要,打破原有部室建制,整合全部力量,统筹组建了八个防控工作组。疾控人争分夺秒,和病毒传播的速度赛跑,他们的信念是:“早一点出检测结果、早一点找到密切接触者,病毒传播的风险就减少一分”。 实验检测组是任务最重的一线工作组之一,同时也是和病毒直接近距离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之一。1月下旬,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广州市疑似病例的数量急剧攀升,当时,连同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全部需要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确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疾控人员还像侦探一般抽丝剥茧还原着病毒传播的路径,发现疾病防控的风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在居民纷纷宅家的时候,他们出入公共场所,对肉菜市场、公交站、共享单车、路边充电桩等外环境进行采样,监测这些多人接触的环境中是否存在病毒的蛛丝马迹;他们要穿着如密封塑料袋般闷热的防护服,出动到确诊患者的家中进行彻底消毒。在各个不同场合,他们都一次次地把自己挡在市民和病毒之间。 是经验,让广州市卫健系统保持警惕,第一时间展开监测和排查;是专业,让市八医院未雨绸缪,第一时间筹措物资腾挪病房做好万全应对;是敬业,让疾控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广州终于在这次疫战中抢占先机,以最快的速度封堵住病毒的传播扩散之路。 (责任编辑:Doctor001) |
- 上一篇:疫情过后,“无聊经济”能走多远
- 下一篇:广州快速应对战“疫”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