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场,中医药绽放夺目光彩(2)
时间:2020-02-26 11:54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任毅表示,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主要优势体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或阻断患者进展至重症。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协同西医救治,退热速度更快、能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脏器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尤其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这类人群应该早期干预,主要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阻断病情发展。 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江西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刘良徛认为, “中医治疗不是简单的抗病毒,更重要的是调节自身免疫力,阻止延缓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 中西医结合:“混合双打”共同战胜病毒 武汉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率降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 张伯礼院士介绍,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取效,因此中西医协同救治病患尤为重要。 “我从来不认为一定要通过纯中医治疗,才能显示中医药的高明。” 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说,目前治疗新冠肺炎,“如果能通过西药抗病毒手段精准杀灭病毒,那当然更好。但如果没有,在对抗疾病面前,中西医就要各显所长,在不同的方面和阶段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目前临床显示,中西医融合、协同,照样能战胜新冠病毒,取得最后的胜利。” “清肺排毒汤”,应在防疫中推广应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耿兴敏 “大疫之时,病患众多,及时选用针对疫病的有效特效通用方,就能使更多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减少后遗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薛伯寿教授日前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采访时如是说。 薛伯寿教授告诉记者,他与王永炎院士、在武汉一线的仝小林院士的看法一致,均认为此次新冠肺炎为寒湿疫,倡导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去芍药。“伤寒论主要就是为救治寒湿疫而著。我认为寒湿疫,必须善用麻黄剂。”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薛伯寿教授认为非常正确和及时,必能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发挥重要作用。他说,“此方为麻黄汤、五苓散巧妙相合,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还有化阳扶正、健脾化饮之用。因新冠肺炎胸憋气短,虽无明显喘,其实肺闭不宣,比有喘咳更为严重,又合用射干麻黄汤及橘枳姜汤,小柴胡汤为少阳病,半表半里,又可通利三焦,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加藿香为芳香化湿,用石膏防郁而化热。” 防治新冠肺炎需辨证 别轻信网上流传秘方 ——访壶山林氏中医内科第九代传承人林润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壶山林氏中医内科”积极发挥传统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向民众科普如何防治新冠肺炎,并提供线上义诊和免费派送中药祛湿包。近日,壶山林氏第九代传承人林润立接受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独家专访,从中医治疗瘟疫视角解析如何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防治应对症开方,网传药方需慎重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广泛性传播的疫毒,中医始终把人体看作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肺炎、感冒、发烧等症状,其实是侵受了某种外邪,使身体失去了平衡。林润立认为,中医更关注的是外邪入侵人体后身体所出现的失衡状态,然后通过辨证论治,具体遣方用药,调整身体的失衡状态,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正气所存,邪不可干”。 林润立说,中医将病毒归属于“瘟疫”、“戾气”的范畴,“戾气”在不同地域环境里或遇到不同体质人群,导致的临床症状肯定不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也应当根据不同个体明确辨证并对症下药。 关于近期网上流传许多新冠肺炎预防方和治疗方,林润立表示这些应当慎重选择,因为有些方子缺乏前提,不分阴阳虚实,不分个体差异,缺乏体质辨证。如果方子是扶阳的,对阳气虚弱的人可能有效;反之,那肯定雪上加霜。 林润立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多考虑听取当地民间中医的诊疗方案,由政府牵头组织民间中医专家团队定点参与并广泛介入防疫治疫,应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特点、人群分布情况而辨证论治、对症“开方”。如北方地区寒湿,福建地区温热,应更多针对当地具体情况来开展辨证的诊疗方案。 防疫当重起居饮食,防寒保暖多晒背 林润立说,人在生病前身体会出现蛛丝马迹,普通人也可以自我判断是否侵受“外邪”。比如综合观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现厚腻苔,并同时出现畏寒、流涕、咽痒、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如果出现则说明外邪入里,建议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或马上就医。 林润立建议,普通人应从以下几点做好防疫: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务必注意保温保暖;可以经常晒背,阳光不仅杀菌,且背部膀胱经气化越好,湿气存留越少;饮食上避免味甘厚腻,一定要吃熟食;家中还可常备些芳香化湿的中药材,如藿香、佩兰、白蔻、白芷等制作成香包,或点些艾绒或苍术,可有效杀菌祛湿、增强免疫力;白天注意通风,但夜间务必关窗防寒防潮;用洋葱切片泡陈醋放在房内各角落,也可有效抑菌防霉。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