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扫脸测体温 “云脑”调运力

广州多措并举保证交通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为国内城市提供“广州样本”
扫脸测体温 “云脑”调运力



广州公交集团二汽公司员工严阵以待落实疫情防控。


地铁工作人员进行车厢消毒。

  平安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国内最早启动地铁进站体温监测、第一个上线公交人脸识别测温,暂停“开四停四”鼓励自驾,在低客流情况下“不经济”地加密地铁班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国内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拥有千万人口的广州快速反应,多项举措首开全国先河;一方面降低非刚性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全方位提升公共交通运力供给;对于必须出行的客流,采取非常规手段确保司乘安全。综合施策解决交通出行人员集聚问题,减少扩散风险,实践中形成的“广州经验”再次成为国内多个城市前来“取经”的样本。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卢梦谦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邱伟荣

  快反应:

  全国首个启动地铁进站体温监测

  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21日,广州地铁即把防护措施提升为最高级别,宣布22日起启动进站测温,两项举措都是国内第一个实施。随即,地铁全线网14条线271座车站所有出入口落实体温检测,设置隔离区。

  广州反应之快,离不开从上到下齐心战疫。负责采购额温枪的地铁党员黄舒鹏为了赶在供应商限购前下单,毫不犹豫先行垫资,以个人账户采购800支额温枪,实现当日配送到货,确保一线安检点及时配置到位。

  第一个上线的士司乘口罩识别。切断病毒传染途径,佩戴口罩是关键。1月底,广州在国内第一个上线出租车司乘人员戴口罩自动识别功能,覆盖近2万辆出租车,利用车载监控自动发现司乘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实现在线督促。

  该功能上线后,工作人员无须跑到室外进行检查监督,查看后台即可掌握“佩戴口罩”情况。这项火速上线的“黑科技”有效破解防疫难点,企业既可以及时掌控防控情况,司乘双方出行安全也多了一重保障。

  第一个应用公交人脸识别测温。除了升级现有“装备”,广州启动科技战“疫”,开发出人脸识别测温仪,全国第一个在公交系统用上这套高科技产品。“体温正常”,只需一两秒,不需手持“体温枪”对着乘客测温,设置在公交车前门处的人脸识别测温仪就报出结果。而且,设备还会“大声”报出该名乘客的体温情况,让全车乘客共同监督。除了测温,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还可以进行信息溯源、智能跟踪。记者了解到,已有多个城市向广州“取经”,询问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相关技术内容。

  降需求:

  公交“带货”让市民买菜不必走远

  作为一座特大城市,要维持正常运转就一定有人上下班,通勤客流在公共交通工具聚集,成为病毒传播的隐患。如何一方面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降低非刚性的出行需求,减少疫情扩散风险?

  广州的做法是,鼓励企业远程办公,能不出行者尽量不出行,必须现场到岗的错时上下班,尽量抹平客流高峰。至于各种公共服务,广州则采取免费延期、网上办理等方式,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

  暂停“开四停四”,鼓励自驾骑车。对于必须出行的市民,广州鼓励采取自驾、单车等方式。2月9日广州交警发布公告,为减少群众因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而发生的交叉感染,广州决定继续暂停实施“开四停四”措施,恢复时间另行发布。开车的市民要知道路面是否通畅,为此,市交通运输部门持续发布多条市区市政道路出行情况,包括拥堵指数、拥堵级别、市内主要交通走廊通道平均车速等信息。

  复工出行,共享单车成为很多市民选择的代步工具。有共享单车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月10日-2月12日复工头三天,广州用户中长途骑行占比有所提升,短途出行率亦在增长,2月12日早高峰(7:00-10:00)骑行量相比2月9日涨幅为78%。为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有共享单车企业宣布推出“复工免费骑行周”活动,用户可通过领卡或领券方式免费骑行一周,广州市民还可邀请亲友一同免费。

  “公交超市”进社区,买菜就在家门口。为了把市民出行距离压缩到家门口,广州的爱心大篷车、公交“带货”进社区,将“公交超市”开到小区里。截至目前,“带货”的大篷车、公交车已相继开入了天河、海珠、白云等多个区,为市民提供粮油蔬菜“如约到家”的便民服务。

  增供给:

  公交“云脑”动态加开短线增运力

  复工出行,安全为先。如何与他人保持距离,减少病毒交叉感染风险是许多市民出行前考虑的首要问题。对此,广州公交集团在广州公共交通智慧云脑平台(以下简称“云脑平台”)基础上,推出车厢高密度载客自动预警等新功能。只要车厢满载度超过设定的预警值,系统立即发出“警报”。“云脑平台”还可以看到具体时段、班次的客流情况,公交企业可增加短线车、区间车及时调整运力,控制车厢满载率。据介绍,“云脑平台”车厢高密度载客自动预警功能已应用覆盖全市1000多条线路、10000多台公交车。

  地铁“不经济”提前恢复列车班次。相比公交,地铁全程都是相对密闭的空间,感染风险更大。复工复产第一周,广州地铁便宣布,提前恢复节前的列车班次。当时,地铁车厢满载率不足四成,客流量仅为节前正常情况的一成多,增加列车显然是“不经济”的做法。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加密班次最大的作用就是进一步降低满载率,拉开乘客之间的距离,缩短人员聚集的时间。”此时“不经济”的加车,将有利于遏制疫情扩散,实现早日全面复工复产复学,背后可是关乎全社会的“大经济”。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