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羽叉蕨
时间:2020-03-10 01:08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三羽叉蕨 【拼音】 Sān Yǔ Chā Jué 【拉丁文】 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Arn.)Copel.[Polypodium subtriphylla Hook.et Arn.] 【异名】 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昏头鸡 【性味】 涩;平 【功效】 祛风除湿;解毒止血。主风湿骨痛;痢疾;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药用】 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形态】 植株高40-80cm。根茎横生,粗壮,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色、披针形至线形鳞片,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0-50cm,棕禾秆色,向上疏被棕色、节状短毛;叶片三角状五角形,长25-35cm,宽20-25cm,上面无毛,下面仅中脉及小羽轴疏被短毛,二回羽裂;羽片1-2对,对生,有柄,顶生羽片三角形,长15-30cm,宽约15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而呈楔形,羽状深裂或浅裂,基部1对裂片最大,叉状,侧生羽片的基部1对羽片最大,卵状三角形,两侧有1对平展的裂片,下侧1片较大;第2对羽片披针形,边缘浅羽裂;叶脉网状,两面较明显,网眼不整齐,内藏小脉稍有分叉。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网脉交结处;囊群盖圆肾形,早落。 【生态环境】 生于林下溪沟边或湿石上。 【产地】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叶柄略扭曲,长20-30cm,表面褐棕色,基部有鳞片。叶片常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五角形,长25-35cm,宽20-25cm,羽状复叶;顶片三角形,羽状深裂,有柄;侧羽片1-2对,下部羽片有柄,卵状三角形,长达16cm,宽达12cm,第2对羽片披针形,浅羽裂;叶脉网状。网脉交叉处可见散生的孢子囊群。气微,味涩。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