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五指毛桃

【标题】
五指毛桃
【拼音】
  Wú Zhǐ Máo Táo
【拉丁文】
  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palmatiloba(Merr.)Chun]
【异名】
  五指牛奶、土黄芪、土五加皮、五爪龙、母猪奶、南芪
【性味】
  甘;性平
【功效】
  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主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风湿痹痛;水肿;肝硬化腹水;肝炎;跌打损伤
【药用】
  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90g。
【形态】
  灌木或落叶小乔木,高1-2m,全株被黄褐色贴伏短硬毛,有乳汁。叶互生;叶片纸质,多型,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狭广卵形,长8-25m,宽4-10(-1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状锯齿或全缘,两面粗糙,基出脉3-7条;具叶柄,长2-7m;托叶卵状披针形,长0.8-2cm。隐头花序,花序托对生于叶腋或已落叶的叶腋间,球形,直径5-10mm,顶部有苞片形成的脐状突起,幼时特别明显,基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被紧贴的柔毛;总花梗短,长5mm,或无;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近顶部,花被片4,线状披计形,雄蕊1-2;瘿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4。瘦果椭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林中或山谷灌木丛中,以及村寨沟旁。
【产地】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排列整齐,几乎每个细胞含一个草酸钙方晶。皮层窄,分布较多草酸钙方晶,石细胞散在。韧皮部宽广,有很多纤维,单个或成束,壁厚,其间夹有乳管。形成层环明显。木部射线宽1-10余列细胞,导管径向排列,单个散生或数个相聚,类圆形,直径30-200μm,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交互排列成同心环。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幼根几无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 灰黄色。
  1.木栓细胞类方形,内含棕色物。
  2.导管类圆形,直径30-200μm,多为具缘纹孔导管。
  3.方晶多存于薄壁细胞中,直径15-18μm。
  4.石细胞单个或多个聚集成群,孔沟明显,直径16-45μm。
  5.乳管微弯曲,直径11-22μm,常与纤维并列。
  6.淀粉粒单粒或复粒,单粒的直径5-25μm。
【化学成分】
  含氨基酸、糖类、甾体、香豆精等。
【理化鉴别】
  取根的粗粉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7%盐酸羟胺及10%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至呈碱性;于水浴上微沸2分钟,冷却,加稀盐酸酸化;加入1%三氯化铁试液2滴,摇匀,显紫红色。
【药理作用】
  五指毛桃根煎剂、乙醇提取物、乙醇回流后残渣的水提取物,分别给小鼠灌服对氨水喷雾引起的咳嗽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试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亦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产地未切片者,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为圆形厚片,皮部狭窄,易撕裂,纤维性;木部宽广,淡黄色。周边灰黄色或棕黄色。质坚硬。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