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石韦
时间:2020-03-23 02:21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光石韦 【拼音】 Guānɡ Shí Wéi 【英文】 Herb of Balt Pyrrosia 【拉丁文】 Pyrrosia calvata (Bak.) Ching[Polypodium clavatum Bak.] 【异名】 石韦、一包针、石莲姜、牛皮凤尾草、大石韦、岩莲鸡尾、铁牛皮、牛舌条 【性味】 苦;酸;凉 【归经】 肺;膀胱经 【功效】 清热;利尿;止咳;止血。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小便不利;热淋;沙淋;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 【药用】 为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的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形态】 植株高20-60cm。根茎粗短,横生或斜升,顶部密被披针鳞片,长渐尖头,边缘有锯齿。叶簇生;叶柄长4-10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叶片革质,披针形,长20-50cm,宽2-4cm,渐尖头,向基部变狭成楔形下延;叶片上面偶有一二星状毛及小凹点,下面幼时有白色细长星状毛,最后完全脱落并为绿色;侧脉略可见。孢子囊群在叶片背面中部以上散生;无囊群盖。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400-1800m的林下石上或树干上,成丛生长。 【产地】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显微特征】 叶表面观:下表皮的星状毛稀少,具5-6个分枝,分枝长130-320μm,宽25-35μm;柄由1-5个细胞组成,长160-430μm。孢子长约70μm。 叶横切面: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主脉下侧和叶肉组织有数个分体中柱。靠近上表皮有下皮细胞。主脉靠近下表皮的厚壁组织发达,连成半环形,而靠近上表皮者较少。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10-14个。 【化学成分】 含杧果甙(mangiferin)11.4%,异杧果甙(isomangiferin)7。84%及痕量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理化鉴别】 (1)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取提取液各2ml分置试管中,加镁粉少许,再加浓盐酸1-2滴,除有柄石韦外,其余3种石韦提取液均沿管壁出现粉红色。(检查黄酮类)(2)薄层色谱 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3:1)适量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浓缩提取液至2.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4种供试品溶液及里白烯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青岛)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20℃烘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以同样方法进行薄层色谱,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用正己烷-丙酮(5:1)展开,喷5%浓硫酸的乙醇溶液,于120℃烘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参考文献】 1.《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泻肺热,利小便。治咳嗽、吐血、小便不利。 2.治瘰疬。(四川)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