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八角枫根

【标题】
八角枫根
【拼音】
  Bā Jiǎo Fēnɡ Gēn
【英文】
  Chinese Alangium Root, Root of Chinese Azalea
【拉丁文】
  1.Alangium chinenese (Lour.) Harms [Stylidium chinense Lour.]2.Alangium Platanifolium (Sieb. Et Zucc.) Harms [Marlea platanifolia Sieb. Et Zucc.]
【异名】
  白龙须、白金条、白筋条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小毒
【归经】
  归肝;肾;心经
【功效】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
【药用】
  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和瓜木的根、须根及根皮。
【应用】
  1.用作肌肉松弛剂 根据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八角枫具有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在使用针麻及中草药麻醉的外科手术中,如肌肉松弛不够满意,可加用八角枫,使肌肉松弛比较满意,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闭锁性骨折整复、小儿疝修补术及其它体表手术等较简单的手术,亦可单独用八角枫作为镇痛麻醉剂,但其镇痛似不够完全。八角枫曾应用于腹部外科、骨科、小儿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手术共900例,肌肉松弛的成功率为97.9%。其中病员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仅15日。用法:口服法:用八角枫须根3-5钱,加水至150ml,煎煮20-30分钟后,于术前半小时口服。主要用于小手术,手术时皮肤切口加小量局麻。肌肉注射法:八角枫注射剂(粗制品)按0.4-0.5 g/kg体重(生药量)在术前20-30分钟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法:八角枫注射剂(每ml含总生物碱5mg),按0.8-1;omg/公斤体重,最大量不超过1.2mg/公斤体重,在术前5-10分钟行静脉滴注,于5-10分钟内滴完,3-5分钟后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八角枫如配合中药麻醉,则洋金花剂量可略低;如配合针刺麻醉,可采用体针或耳针诱导;如系小儿外科,需用基础麻醉。据观察,八角枫的常用肌松剂量对心脏影响不大。间有急性中毒者,主要是呼吸抑制,若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可以解救。连续用药15日对肝脏有轻度影响。如应用八角枫的手术过程中仍有肌肉松弛不够满意者,可能与所用麻醉方法镇痛不佳有关。
  2.麻醉 以八角枫作为麻醉剂进行妇科手术(包括绝育、子宫全切除、宫外孕手术、卵巢囊肿切除等)计111例,总有效率为96.4%。其中良效(手术前、手术中不用药,切口线上用小量普鲁卡因,病人不喊痛,肌肉松弛相当于全身麻醉的二期、三期)30例,有效(术前用基础麻醉如杜冷丁加非那根,切口线上用0.5-1%普鲁卡因在10-30ml以内者)77例,无效4例。用量用法:干八角枫根须,一般绝育等较小手术用5分,卵巢囊肿切除等较大手术用2-3钱;加水至把药浸没(约100ml),置水浴锅中隔水炖开半小时,去渣服汁,服后30-45分钟即可开始手术。麻醉过程中病人神志清楚,术中病人呼吸、脉搏、血压与术前比较无显着差异,术后病人能自行走回病房。下列因素对八角枫麻醉的成功有重要影响:服药与手术时间间隔太短,吸收作用不完全;炖药时放水过多,药汁浓度不够。
  3.治疗心力衰竭 用八角枫干根(包括须根、细根和粗根)1斤切碎,加水2000ml,文火煎至1600ml时过滤去渣,再加入白蜂蜜5钱同煎至沸(每10ml药液约合生药3.3g),冷贮备用。每次制备药液,均应在2-3日内用完。每日3次,每次10-20ml(相当于生药3.3-6.6g)口服,据临床观察,本品的强心作用明显,无异位心律的副作用,能使心率减慢,对风湿病的活动期亦有效,可使风湿病病人的房性过早搏动消失,及1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正常,同时可使风湿病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
  4.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八角枫注射液、糖浆及酊剂,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共62例,临床治愈(关节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11例,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8例,好转(关节疼痛减轻)24例,无效9例。用量与用法:八角枫注射液 每2ml含生药4g,每次肌肉注射2-4ml,每日1-2次。50%八角枫糖浆,每次服20-30ml,日服2-3次。八角枫酊剂,用八角枫干根洗净切细,按1:3比例,放入白酒中浸泡20日,隔日搅拌1次,密闭,去药渣过滤,取上清液,每次10ml,日服2-3次。
【注意】
  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均不宜服用。服此药后应忌鱼。本药有剧毒和麻痹作用,服药后,出现麻痹萎软,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须根1-3g,根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形态】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5m。小枝略呈“之”字形,幼枝紫绿色;冬芽锥形,生于叶柄基部内。叶互生;叶柄长2.5-3.5cm;叶纸质,近圆形或椭圆形、卵形,顶端锐尖或印尖,基部阔楔形或栽形,稀心形,两侧不对称,长13-19(-26)cm,宽9-15(-22)cm,不分裂或3-7(-9)裂,裂片短锐尖或钝尖,叶上面无毛,下面脉腋有丛状毛,基出脉3-5(-7),成掌状,侧脉3-5对。聚伞花序腋生,有7-30(-50)花,花梗长5-15mm;小苞片线形或披针形,常早落;花冠圆筒形,长1-1.5cm;花萼先端分裂为6-8枚齿状萼片;花瓣6-8,线形,长1-1.5cm,初白色,后变黄色,基础部粘合,上部开花后郑;雄蕊与花瓣同数而近等长;花盘近球形‘子房2室,柱头头状、常2-4裂。核果卵圆形,长约5-7mm,直径5-8mm,先端有宿存的萼齿和花盘,种子1颗。花期5-7月和9-10月,果期7-10月。本种与八角枫的区别为:叶片近圆形,不分裂或3-5裂,稀为7裂,叶柄长3.5-5cm;花1-7朵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花瓣长2.5-3.5cm;药丝与花药等长;核果长卵圆形,长8-12mm。花期3-7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地或疏林中。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或疏林中。
【产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长江以南于2-3月播种,黄河以北在4-5月播种,按行距30cm开浅沟条播,第1hm2用种量75-90kg,播后覆土1cm或用草木灰覆盖,出苗后逐次间苗,保持株距7-10cm。当苗高80-90cm时,可出圃移栽,于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发前起苗,带土定植,行株距2.5m×2m。分株繁殖:在冬季或春季挖取老树的分蘖苗栽种。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