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刺瓜米草

【标题】
刺瓜米草
【拼音】
  Cì Guā Mǐ Cǎo
【英文】
  root of Low Greenbrier, Dwarf Greenbrier
【拉丁文】
  Smilax microphylla C.H. Wright.
【异名】
  刺梭罗、乌鱼刺
【性味】
  苦辛;凉
【功效】
  祛风;清热;利湿。主风湿热痹;小便赤涩;白带;疮疖
【药用】
  为百合科植物小叶菝葜的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形态】
  小叶菝葜 攀援灌木。茎及枝具刺,长1-3mm,枝条上常具纵棱。叶互生;叶柄长3-15mm,占全长1/3-1/2的叶柄基部具狭鞘,常脱落不见,一般具卷须,叶片脱落点位于叶柄近先端;叶片纸质或薄革质,叶形变化较大,同一植株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叶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卵形或近条状披针形,长2.5-10cm,宽0.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平截或圆,北面稍带苍白色。伞形花序单生叶腋;总花梗长2-5mm,明显短于叶柄,少数与叶柄近等长;花序托膨大,并有多枚缩存的小苞片,使花序托多少莲座状;花淡绿色,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长椭圆形,内轮比外轮花被片稍狭,花药长为花丝的1/2-2/3;雌花比雄花稍小,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5-7mm。成熟时紫黑色。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1600m的石灰岩山的灌丛中或石缝中。
【产地】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