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剪夏罗

【标题】
剪夏罗
【拼音】
  Jiǎn Xià Luó
【拉丁文】
  Lychneis coronata Thunb.
【异名】
  剪红罗、剪春罗、碎剪罗、剪金花、雄黄花、阔叶鲤鱼胆、山茶田
【性味】
  甘;微苦;性寒
【归经】
  肺;肝经
【功效】
  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主感冒发热;缠腰火丹;风湿痹痛;泄泻
【药用】
  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及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及根状茎9~15g,全草15-30g。
  外用:适量,鲜花或叶捣敷;根或根状茎研末调涂。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横生,竹节状,表面黄色,内面白色,具条状根;茎直立,丛生,微有棱,节略膨大,光滑。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浅细锯齿。花1-5朵集成聚伞花序;花萼长筒形,先端5裂,裂片尖卵形;脉10条;花瓣5,橙红色,先端有不规则浅裂,呈锯齿状,基部狭窄成爪状,瓣片与爪之间有鳞片2;雄蕊10,与花瓣互生;子房圆柱形,花柱5。蒴果具宿存萼,先端5齿裂。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林缘草丛中的较阴湿处。
【产地】
  分布于我国中部及浙河、汀两、贵州等地。
【品种考证】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纲目》:剪春罗,二月生苗,高尺余,柔茎绿叶,叶对生抱茎,入夏开花,深红色,花大如钱,凡六出,周围如剪成可爱,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人家多种之为玩。
【显微特征】
  粉末特征:暗绿色。①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直轴式,也有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有的具放射状纹理。②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32-44μm。③非腺毛由3-11个细胞组成,具壁疣,有的其中1个细胞缢缩。
【化学成分】
  全草含2-甲基丁胺(2-methylbutylamine)[1];叶中含蒎立醇(pinitol),异金雀花素(isoscoparin)及阿魏酰葡萄糖(feruloyl glucose)[2]。
【采收加工】
  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参考文献】
  1.《证治要诀》:火带疮绕腰生者,或花或叶,细末,蜜调敷。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因淋雨或落水感寒及饮冷水等引起的身热无汗,口渴:剪夏罗全草一两许,加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仙鹤草、饭消扭(蔷薇科蓬虆)各五至六钱,水煎,冲入适量白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