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包袱七

【标题】
包袱七
【拼音】
  Bāo Fu Qī
【拉丁文】
  Dysosma difformis(Hemsl.et Wils.)T.H.Wang[Podophyllum difformis Hemsl.et Wils.]
【异名】
  半碗水、铁骨散、包袱莲、一块砖
【性味】
  味苦;辛;性凉;有毒
【归经】
  肺;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腮腺炎;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药用】
  为小檗科植物水八角莲的根和根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磨汁或浸酒涂,捣烂敷或研末调敷患处。
【形态】
  水八角莲,多年一草本。戏直立,细弱,无毛,基部有黄棕色薄纸质的鳞叶包被。根茎横走,细小,节间有近圆形的碗状小凹,生多数侧根,表面黄棕色,被白色或淡黄色毛。叶互生,薄纸质;叶柄着生于叶片的中部,长5-10cm;叶片通常2,稀3,叶不等大,表状多种,常呈偏心形,长5-11cm,宽8-18cm,先端为宽楔形,基部多为圆形,上面有时带紫红色,下面绿色或杰绿色,边缘不裂或有时具不明显的4-8浅裂,有稀疏的腺状锯齿。伞形花序有花2-5朵,生于离叶不远的叶柄近顶处,花梗长不及2cm,下弯,有长柔毛;萼片早落;花瓣6,深红色,浅状长圆形;雄蕊6,长约7mm,内弯,药隔先端延长成细尖。子房上位,一室。浆果小,球形。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态环境】
  生于生海拔800-1800m的山坡林下。
【产地】
  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薄壁细胞有的壁木化,具纹孔,近维管束处散列数个成群的纤维及石细胞。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压缩状;木质部内侧有石细胞群,石细胞多椭圆形,孔沟明显。髓大,由薄壁细胞组成。本品含草本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4-5原型,中央全部为纤维,纤维多角形,壁厚,强木化,孔沟明显,胞腔小孔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3%碳酸钠溶液1ml,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冷去加新配制的重氮化试剂2滴,显红色;另取滤液1ml ,加盐酸4-5滴及少量镁粉,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显红色。
【采收加工】
  4-10月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