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土常山

【标题】
土常山
【拼音】
  Tǔ Chánɡ Shān
【英文】
  Root of Sstrigose Hydrangea
【拉丁文】
  1.Hydrangea strigosa Rehd.2.Hydrangea angustipetala Hayata[H.umbellata Rehd.]
【异名】
  大叶土常山、大叶老鼠竹、硬毛绣球、癞疠树、白常山、白花常山、鸡跨裤。
【性味】
  辛;酸;凉
【归经】
  脾经
【功效】
  截疟;消食;清热解毒;祛痰散结。主瘿瘤;食积腹胀;咽喉肿痛;皮肤癣癞;疮疖肿毒;疟疾
【药用】
  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
【注意】
  胃寒者不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擦;或煎水洗。
【形态】
  1.腊莲绣球 灌木,高2-3m。小枝圆柱状,或稍呈四菱形,被白色平贴硬毛,老时灰褐色。单叶对生;叶柄长1-5cm;叶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0-30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线具细锯齿,齿端有硬尖,上面绿色,下面灰色,两面均具平贴硬毛。聚伞花序项生,花梗密被平贴硬毛;花二型;外缘为不育花,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紫色,阔卵圆形,先端有锯齿,径约2-4cm;中央为育性花,白色,萼筒与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贴硬毛,萼片三角形;花瓣5,长方卵形,镊合状排列,雄蕊10;雌蕊1,于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半球形,先端截平,长约3mm,有棱脊。种子细小,两端有翅,黄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2.伞形绣球 本种与腊莲绣球的区别在于:小技、叶柄无开展的柔毛。叶片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达15cm,两面均被毛。花序的一回分枝伞状排列,无花序轴。种子无翅。花果期6-9月。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坡溪边及林缘。
  2. 生于海拔500-1850m的山坡疏林内、溪边或林缘。
【产地】
  1.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
【显微特征】
  (1)腊莲绣球根粉末特征:淡黄色。①螺纹导管民480μm,直径36-57.6μm。②油细胞多见,类球形,直径约9.6μm。③草酸钙针晶多成束,长19.2-52.8μm。④纤维众多,多成束,偶有散在,棕色,长约1200μm,直径19.2-62.4μm,壁较厚,胞腔明显。此外,可见薄壁细胞及棕色块。
  (2)伞形绣球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长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菲薄,细胞类圆形,切向延长。韧皮部较薄,有草酸钙针晶束。木质部占根的4/5,导管大小不一,多为径向排列,射线宽3-4列细胞。
【采收加工】
  立冬至次年立春间,采挖其根,除去茎叶、细根,洗净,鲜用,或擦去栓皮,切段,晒干。
【参考文献】
  1.《浙江中药手册》:涤痰结,散肿毒,疗项瘿瘤,截疟。2.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