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莓子
时间:2020-04-10 03:47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地莓子 【拼音】 Dì Méi Zǐ 【英文】 Root of Yellowfruit Raspberry 【拉丁文】 Rubus xanthocarpus Bur.et Franch. 【异名】 黄帽子、黄刺儿根 【性味】 酸;微寒 【归经】 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主风火烂眼;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药用】 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et Franch.的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形态】 黄果悬钩子 半灌木状多年生草本。茎葡匐或向上,高30-50cm。小枝具棱,疏生基部膨大的小皮刺。叶互生;叶柄和叶轴散生皮刺;小叶3枚,有时5枚,长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长5-10cm,宽1.5-3cm,基部常有2浅裂片,侧生小叶长宽为顶生小叶之半,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脉上有刺。花1-4朵成伞房状花序,花梗疏生皮刺;花白色,直径1-2.5cm;萼裂片外面密生细刺,内面有毛。聚合果房球形或半圆形,直径1-1.2cm,橘黄色。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600-3200m的山坡、路旁、林缘、林中或山沟石砾滩地。 【产地】 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四川等地。 【栽培】 1.气候土壤喜温暖湿润环境。一般土壤都可栽培。 2.种植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3月播种。开1.5米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30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约10粒,每亩用种子2-3斤,播后施人畜粪水。 3.在6、10月再各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生,最后1次可施土杂肥。 4.病虫害防治虫害有毛虫,发现时捕杀,也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防治。 【采收加工】 春、秋季挖根,除去茎叶及细根,洗净,切片,晒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