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巴戟
时间:2020-04-14 06:13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大果巴戟 【拼音】 Dà Guǒ Bā Jǐ 【拉丁文】 Morinda cochinchinensis DC. 【异名】 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 【性味】 辛;微苦;凉 【功效】 祛风除湿;宣肺止咳。主风湿痹痛;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药用】 为茜草科植物大果巴戟天的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形态】 大果巴戟天,攀援大灌木,被于后变淡黄色、广展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托叶膜质,长6-10mm,有时具刚毛状附属体2-3条;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2cm,宽3-5(-6.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上面被疏粗毛,下面密被长柔毛,纸质。花序顶生,伞形花序式排列,由4-10个小头状花序组成,头状花序直径6-8mm,有花10-20朵;总花梗长1-3cm,被毛;萼筒近半球形,长约2mm,先端4-5裂,裂片线形或三角形,长短不等,外弯;花冠高脚碟形,长4-5mm,裂片4-5,长圆形,长2-3mm;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1-1.5cm,先端平压,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态环境】 生于中海拔沟谷潮湿地。 【产地】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