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大果臭椿皮

【标题】
大果臭椿皮
【拼音】
  Dà Guǒ Chòu Chūn Pí
【拉丁文】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sutchuenensis (Dode)Rehd.et Wils. [A.sutchuenensis Dode]
【性味】
  苦;涩;凉
【功效】
  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药用】
  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形态】
  大果臭椿 落叶乔木,高10-30m。树皮灰色或淡褐色,幼枝无毛,红褐色,有光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紫色,长5-10mm;叶片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大,长9-14cm,宽1.5-7.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无纤毛,近基部两侧有粗齿1-2对,每粗齿背面有1腺体。花小,杂性,白色带绿,排成多分枝的圆锥花序,长35-50cm;花瓣长约2.5cm,两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10,长于花瓣,花丝基部被粗毛;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心皮5,花柱扭曲,粘合,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微带红褐色。种子1颗,位于翅果的近中部。花期6月,果期7-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700-2500m的路旁、沟边杂木林或灌丛中。
【产地】
  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
  根皮含樗苦素(ailanthin)及皂甙(saponin);木材含树脂(resin),鞣质(tannin),碳水化合物(carborhydrate)及香草醛(vanillin)等。
【采收加工】
  春、夏季挖取根部,刮去粗皮,剥取根白皮,切丝,晒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