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宜梧

【标题】
宜梧
【拼音】
  Yí Wú
【拉丁文】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异名】
  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性味】
  苦;酸;微温
【功效】
  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药用】
  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注意】
  《福建药物志》:“孕妇禁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形态】
  福建胡颓子 常绿直立灌木,高1-2m。具粗壮长棘刺,刺长10-40mm或更长,刺基部有时着生花和叶,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4.5cm,宽1.5-2.5cm,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窄狭,全缘,幼时上面密被银白色鳞片,后逐渐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深褐色鳞片。花淡白色,被鳞片,数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花梗长3-4mm;花被筒短,杯状,长约2mm,上部4裂,裂片与花被筒等长或更长,长达3mm,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花柱直立,无毛。果实卵圆形,长5-8mm,幼时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空旷地区和山坡灌木丛中。
【产地】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径1-2cm。表面暗棕色,具纵沟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浅黄色。气微,味微酸涩。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