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齿耳蕨
时间:2020-04-20 04:47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尖齿耳蕨 【拼音】 Jiān Chǐ ěr Jué 【英文】 Sharp-tooth Shield Fern 【拉丁文】 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异名】 岩山鸡 【性味】 甘;温 【归经】 胃经 【功效】 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药用】 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形态】 植株高45-6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及叶柄基部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8-28cm,叶片纸质,萎缩,线状披针形长30-35cm,先端羽状浅裂,渐尖而呈长尾状,基部不缩短,一回羽状深裂;羽片栉次展开,25-40对,互生,长2.5-3cm,宽7-10mm,近于无柄,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面耳形,下面截形,急尖,边缘齿牙状而小,先端微呈芒状;叶脉羽状细弱,斜分叉。孢子囊群棕色,小形,背生于羽片侧脉分叉上,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上方的约10个以上,在下方的3-6个。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谷林下湿地。 【产地】 分布于西南及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除去叶,将根茎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45-60cm。根茎密生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8-28cm,深禾秆色,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上部近光滑,叶片披针形,长30-34cm,中部宽4.5-5cm,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2.5-3cm,宽6-8mm,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平切,边缘有前伸具芒刺的尖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