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5年后北京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1.8岁普及电子接种卡(2)

同时,远郊区县和亦庄新城要建成11所区域医疗中心,这些中心要达到三级医院功能要求。本市要通过整体搬迁、国际合作、建设分院区、原址改扩建等方式,在远郊区县、新建居住区和薄弱地区建一批优质医疗机构,其中包括扩建10所三级医院,使远郊区县和薄弱地区达到和接近三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21所以上。

  本市将用五年时间,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届时,患者将拥有一份从出生开始的全程电子病历。

  此外,本市将扩大临床路径的实施范围,争取达到300种疾病以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优质护理,显著降低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基层建中医健康指导室

  “十二五”期间,本市要研发一个中药新药、10个院内制剂和30项能向基层卫生系统推广的适宜技术。

  在基层卫生机构中要建立“中医健康指导室”,主要用于为城乡居民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医疗、膳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养生保健处方服务。

  本市将在社区继续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同时完善鼓励医务人员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要达到85%以上。

  个人支出降至25%以下

  针对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十二五”末,本市将降低居民个人支出负担,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要降至25%以下。此前,本市个人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经降至27%以下。看病贵问题已经有所缓解。

  到“十二五”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农合参保率要达到98%以上。

  健康规划亮点

  健康风险评估机制

  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表示,对比其他健康城市建设规划,此次本市规划最大一个亮点在于要建立一个“健康风险评估机制”。

  也就是说,明确今后在地方立法、重大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科学分析对公众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将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本市要推进健康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制度,另外还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监督考核

  健康规划出台后,本市还将建立健康北京建设的日常督查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健康北京的第一责任人。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另行制定。市级领导协调小组将每年对各区县、相关委办局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并作为其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健康北京纳入财政预算,市区两级财政设立健康北京建设工作经费。将广泛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和居民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健康城市建设。

  健康环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城市需要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目前北京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特征、水资源不足与水资源浪费并存,周边地区的生态脆弱,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需花费更大气力。

  在健康环境方面,此次出台的规划中有明确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0%;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7%,城区80%的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达公共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区达到99%,郊区95%以上。城市市政供水合格率达到100%,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健康规划还对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等都要建立员工健康促进制度,创建有利于健康的绿色工作环境,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各类因素。增加道路安全设施,强化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意外伤害和死亡的发生。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

  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也就是至少大专毕业。(记者 方芳)

  “十二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主要指标

  健康水平

  指标

  目标

  出生期望寿命(岁)

  增加一岁

  城乡期望寿命差距

  缩小一岁

  婴儿死亡率

  小于千分之四

  孕产妇死亡率

  小于十万分之十二

  损伤和中毒年龄别死亡率

  下降10%

  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下降10%

  心脏病年龄别死亡率

  下降10%

  脑血管病年龄别死亡率

  下降10%

  成人吸烟率

  下降至25%及以下

  中小学生肥胖率控制比例

  18%及以下

  健康服务

  指标

  目标

  每千常住人口实有床位数

  5张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4人

  平均急救反应时间

  城市15分钟以内 远郊区县20分钟以内

  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职工98%以上 居民95%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