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打箭菊

【标题】
打箭菊
【拼音】
  Dǎ Jiàn Jú
【拉丁文】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et Franch.]
【异名】
  鞑新菊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胞背痛;头痛
【药用】
  为菊科植物川西小黄菊的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形态】
  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高7-25cm。根状茎上有残存叶鞘;地上茎1-数个簇生,被白色有光泽的茸毛。基生叶或茎下部叶具与叶片近等长的叶柄;基生叶多数,长圆形,长1.5-7cm,宽1-2.5cm,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条形或钻状;茎生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细条状钻形,羽轴上下基本等宽;最上部不裂或近于不裂;全部叶被疏的长柔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直径1-2cm;总苞片约4层,全部苞片边缘黑褐色或褐色膜质;舌状花,橘红色或橘黄色,舌片先端3齿裂;管状花筒状。瘦果长约3mm,有5-8条突起的纵肋,冠毛冠状;筒状花的冠毛小,呈不等大的圆耳状,或无冠毛。花果期7-9月。
【生态环境】
  生于高山草甸。
【产地】
  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显微特征】
  粉末特征:棕黄色。①花粉粒圆球形,直径24-28(-31)μm,棕黄色,具3个萌发孔,萌发沟明显,外壁边缘具刺。②花粉囊内壁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壁具点伏、条状或螺旋状增厚。③苞片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④非腺毛由4-7个细胞组成,变曲,内含黄棕色特质,顶端细胞较长。⑤腺毛头部由2-8个细胞组成,柄极短,由2个细胞组成。
【化学成分】
  花序含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此外,醛酮、生物碱呈阳性反应。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2%碳酸钠溶液25ml,振摇,放置30min,滤过,滤液用稀盐酸酸化(pH4-6),用乙醚15ml,萃取,分取乙醚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溶解,移置试管中,加甲基红指示剂1滴,即显红色。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晾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