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中药全书》
时间:2015-10-11 10:40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标题】
忍冬藤《中药全书》
【名称】
忍冬藤
【拼音】
Rendongteng
【英文】
Japanese Honeysuckle Stem
【拉丁文】
Caulis Lonicerae
【异名】
金银藤,过冬藤《本草药性大全》,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二花藤(湖北),银花身(河南)。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药用】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
【应用】
1.用于温病发热。忍冬藤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热之功。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口渴,可与连翘、荆芥、薄荷等同用,以解表清热。
2.用于疮疡肿毒。忍冬藤为外科要药,一切疮疡肿毒,红肿热痛,最为常用。可用其鲜品同生甘草酒煮内服,并捣烂外敷,以清热毒,如《外科精要》忍冬酒。若以本品同补益气血之黄茂、当归等同用,能扶正祛邪,托毒外出,使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如 《局方》神效托里散。
3.用于热毒血痢。忍冬藤可清肠道热毒以止痢,如《圣惠方》用本品单味浓煎饮服。若与地榆、赤芍、黄连等同用,益增清热凉血,解毒止痢之效。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忍冬藤能清热通络。可单味煎服。若与秦艽、苍术、黄柏、牛膝等同用,则祛风湿热邪,通络止痛作 用更强。
4.《得配本草》:“得黄芪、当归、甘草,托痈疽。得粉草,解热毒下痢。”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1.吴普:“虚寒作泻者忌用。”(引自《要药分剂》)
2.《萃金裘本草述录》:“虚甚及痈疽败疮日久者不可单服。”
【贮藏】
置干燥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熬膏贴,或研末调敷,亦可用鲜品捣敷。
【形态】
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基中空,老枝棕褐色,呈条状剥裂,幼枝绿色,密被柔毛。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3~8cm,宽1.5~4cm,初时两面有毛,后则上面无毛。花成对腋生,总花梗明显,花梗及花均有短柔毛;苞片大,叶状,卵形,长达3cm;花萼5齿裂, 无毛或有疏毛;花冠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有时带紫色,外被柔毛和腺毛,花冠筒细长,上唇4浅裂,下唇狭而不裂;雄蕊5,伸出花 冠外;子房下位。浆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生于丘陵、山谷、林边、篱旁;常有栽培。
【产地】
主产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山东、广西等地。以浙江产量最大,江苏产的质量最佳。
【商品规格】
商品有银花藤(嫩藤)和忍冬藤(老藤)两种,以枝条均匀、带红色外皮、嫩枝稍有毛、带叶者为佳。习惯认为江苏的产品为佳。
【显微特征】
细枝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有疣状突起;腺毛柄较长。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环。韧皮部较窄;射线细胞有含草酸钙簇晶;较老的茎在中柱鞘纤维环以内产生木栓层,以致中柱鞘纤维环及其外侧的皮层、表皮均脱落;韧皮部有少数纤维。形成 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散列;木纤维发达;木射线宽1(~2)列细胞,有纹孔。髓大,髓周细胞壁木化,中央呈空洞。
【化学成分】
鲜叶及茎枝含多种黄酮衍生物,有忍冬甙(lonicerin)、忍冬黄酮(loniceraflavone,5,6,4′-三羟基黄酮)、番木鳖甙(loganin)及鞣质8%。
【药理作用】
忍冬地上部分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具抑制作用;茎叶50%鲜汁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抑制作用,但弱于干的整个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带叶藤茎,扎成小捆、晒干。
【炮制】
将原药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
茎枝常捆扎成束或卷成团。茎枝细长圆柱形,直径1.5~6mm,节上有对生叶痕或分枝痕。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有细纵纹,老被光滑,细枝有淡黄色毛茸,有的毛茸较密;外皮易剥落露出灰白色内皮,剥落的外皮常纵裂成纤维状。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 维性,中心有空洞。气无,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饮片特征:为长短不一的小段,长0.3~1cm;外面暗棕色,微见纵条纹,老茎外表面灰棕色;切断面黄白色.中心空洞。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