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利水渗湿药 > 利水消肿药 >

冬瓜子《青阳客栈》

【标题】
冬瓜子《青阳客栈》
【名称】
冬瓜子
【拉丁文】
  Semen Benincasae
【异名】
  白瓜子(《本经》),瓜子、瓜瓣(《金匮要略》),冬瓜仁(《别录》),瓜犀(《荆楚岁时记》)。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
  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
【药用】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mb.)Cogn. 的种子。
【应用】
  用于痰热咳嗽,肺痈,肠痈。冬瓜子性寒滑而疏利,能上清肺胃蕴热,下导大肠之壅滞,有良好的清热祛痰排脓作用。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者,可配前胡、贝母、瓜蒌等同用,以加强清化痰热之功。用治肺痈咳吐脓痰者,常配苇茎、薏苡仁、桃仁等同用,以清热排脓,方如《干金要方》苇茎场。用于肠痈,常与大黄、牡丹皮等同用,以加强泻热破瘀排脓之功,方如《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用于白浊、带下等证。冬瓜子甘淡而寒,能清利湿热,可用治湿热下注所致的白浊,带下,小便不利,淋证等,多与黄柏、萆薢、苍术等同用。
  此外,冬瓜子还可用治肠燥便秘,多配伍火麻仁、郁李仁、杏仁等同用。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用法用量】
  10.00 - 15.00 g
【形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卷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状,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产地】
  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地,全国各地均产。商品有双边和单边两种,混合销售。主销东北、华北。
【品种考证】
  冬瓜,《本经》原名白瓜。《本草图经》谓:“今处处有之,皆园圃所莳。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厚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如涂粉。其中肉及子亦白,故谓之白瓜。”《纲日》曰:“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大叶团而有尖,茎叶皆有刺毛。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大者径尺余,长三四尺,嫩时绿色有毛,老则苍色有粉,其皮坚厚,其肉肥白。其瓤谓之爪练,白虚如絮,可以淙练衣服。其子谓之瓜犀,在瓤中成列。”上述形态特征及《本草图经》附图均与冬瓜一致。
【采收加工】
  食用冬瓜时,收集成熟种子,洗净,晒干。
【炮制】
  1.冬瓜子 《食疗本草》:“以绢袋盛之,投三沸汤中,须臾出,暴干,如此三度止,又与清苦酒渍经一宿,暴干为末。”现行,取原药材,簸去杂质、软子及空壳,洗净,或再切碎,晒干。
  2.冬瓜仁 《食疗本草》:“退去皮。”《本草图经》:“入药须霜后合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现行,取净冬瓜子,剥去果壳,取种子,用时捣碎。
  3.炒冬瓜子 《救急易方》:“炒为末。”现行,取冬瓜子,微火炒带黄色或微有香味。
  贮密闭容器中,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及鼠咬。
【附方】
  1.治痰热咳嗽 冬瓜子15g,浙贝母、牛蒡子、枇杷叶各9g,黄芩6g。煎服。
  2.治咽喉肿痛 冬瓜子、连翘各15g,射干6g,桔梗、生甘草各4.5g。水煎服。(1~2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3.治消渴不止,小便多 干冬瓜子、麦门冬、黄连各二两。水煎饮之。(《摘玄方》)
  4.治遗精白浊 冬瓜仁炒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五钱许。(《普济方》)
  5.治白带 ①冬瓜仁15g,柳树根30g,紫菜莉根30g,龙葵15g。水煎服。(福建军区后勤部《中草药手册》)②冬瓜子100g,金银花80g,土茯苓80g。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每日2~3次,每次3~5g,水煎服。(《实用蒙药学》)
  6.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 白瓜子七升,绢袋盛,搅沸汤中三遍,暴干;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干;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千金要方》)
  7.治伤身痛 冬瓜仁研末,温酒送服,每次9g。(《福建药物志》)
【录自】
  《青阳客栈》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