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驱虫药 >

雷丸《青阳客栈》(2)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膏摩,除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味咸,微寒,有小寒。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聚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
  《药性论》:君,味苦,有小毒。能逐风,芫花为使。主癫痫狂走,杀蛔虫。
  《开宝本草》:味苦、咸,微寒,有小毒。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聚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
  《本草纲目》:《遁斋闭览》云:杨氏中年得异疾,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久渐声大。有道士见之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遂顿服数粒而愈。
  《本草蒙筌》:味苦、咸,气寒。有小毒。建平属南直隶出累累相连,状如丸因而名此。胃热可解,虫毒能驱。杀三虫仍杀白虫,利丈夫利女子。非利益之利,乃疏利也。主癫痫狂走,疗汗出恶风。又作摩积之膏,专却小儿百病。久服阴痿,尤宜慎之。
  《本草乘雅》:雷丸,竹苓也。具节候之灵气,零落复震,故名雷丸。盖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而应,故与三虫毒气 晦者反。其味苦,其气寒,对待胃热为因,诸热若伏若匿者,亦相宜矣。利丈夫,不利女子者,震为雷,长男也。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刚柔断而吉凶生矣。
  《药性解》:雷丸,味苦咸,性寒,有小毒,入肺、脾、胃三经。主胃中热、癫痫狂走、恶风汗出,解蛊毒,杀诸虫,逐皮里膜外之水。又作摩膏,除小儿百病,利丈夫不利女子,久服阴痿。荔实、厚朴、芫花为使,恶葛根、扁蓄。赤者杀人。
  按:雷丸苦能燥脾,而胃则其腑也,肺则其子也,故均入之。虫以湿热为巢穴,湿热去而虫可杀矣。《本经》既去利丈夫,《别录》又云久服阴痿,于事相反,陶隐居以此致疑,不知利者疏利之谓耳,非利益也。
  《景岳全书》:味苦,性寒,有小毒。杀三虫,逐蛊毒诸毒,降胃中实热,痰火癫狂,除百邪恶气,并一应血积气聚。
  《本草崇原》:雷丸是竹之余气,感雷震而生,竹茎叶青翠,具东方生发之义。震为雷,乃阳动于下,雷丸气味苦,禀冬令寒水之精,得东方震动之气,故杀阴类之三虫,而逐邪毒之气,得寒水之精,故清胃中热。震为雷,为长男,故利丈夫,不利女子。
  按:《别录》云:雷丸久服令人阴痿,当是气味苦寒,久服则精寒故耳。男子多服阴痿,则女子久服子宫寒冷,不能受孕,其不利可知。《本经》乃两分之曰:利丈夫,不利女子,未审何义。马志云: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隐庵以震为雷,为长男为解,均未得当,尚当另参。
  《本草新编》雷丸,味苦、咸,气寒,有小毒。入脾、胃与大肠。胃热可解,力能杀虫。不论各虫,皆能驱逐。男妇皆利,非利男子而不利妇人也。主癫痫狂走,堕鬼胎甚速。遇怪病在腹,无药可治者,加入辄应如响。名曰雷丸者,言如雷之迅、如丸之转也,走而不留,坚者能攻,积者能去,实至神之品。但有小毒,未免损伤胃气,去病则已,不可多服。宜以之逐邪,不宜以之耗正也。
  或问闻雷丸善治奇病,有之乎?雷丸何能治奇病也,用之有理则奇,用之无事则拙。吾深怪世人,无理而欲眩异也。
  或问雷丸可以逐邪,亦可以逐鬼乎?既可逐邪,独不可以逐鬼乎。惟是逐鬼与逐邪少异,逐邪须用攻邪之药为佐,而逐鬼必须用补正之药为君,未可单用攻剂也。
  或问邪与鬼,何分?曰:寒热之有常,此邪气而非鬼祟也;寒热之无常,此邪祟而非邪气矣。然亦不可拘也。天下有鬼祟凭之而无寒热者,亦有寒热未解,而鬼祟先去者。虽曰逐邪用攻邪之药,逐鬼用补正之药,苟能以补正为主,而佐之逐邪、逐鬼也,则无往而非宜也。
  或问雷丸性至急,不识可少制而缓之乎?夫雷丸一制,则无用矣。大凡逐邪之药,正取其迅速,制之则失其性,安能施其功用乎。设于同群之中,而佐之和平之味,则彼此调剂,自得其宜,亦不制之制也。
  《本草分经》:苦,寒。入胃、大肠。功专消积杀虫,而能令人阴痿。
【药论】
  论雷丸杀虫消积,除湿清热之功能 ①缪希雍:“雷丸,其主杀三虫,白虫、寸白自出者,肠胃湿热甚也。逐毒气,胃中邪热气,恶风,汗出,皮中热结积,肠胃邪热盛也。苦寒能除二经(手足阳明)湿热邪气,则上来诸证自除。作摩膏治小儿百病者,以小儿好食甘肥,肠胃类多湿热虫积者,苦能众虫除湿,咸寒能清热消积,故主之也。《别录》又云,久服令人阴痿,正见其过于苦寒,偏至之气,能令阳道痿也。”(《本草经疏》) ②陈士铎:“(雷丸)胃热可解,力能杀虫。不论各虫,俱可驱逐,男妇皆利。主癫痫狂走,坠鬼胎最速,遇怪病于腹,无药可治者加入辄应。名曰雷丸者,言如雷之速,如丸之转也,走而不留,坚者能攻,积者能去,实至神之品。”(《本草新编》)
【录自】
  《青阳客栈》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