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失传医学 >

敷脐疗法(失传绝技)(3)


“消炎”医生
消炎一词,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家理解的消炎即是抗菌,就是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西药来灭菌,治疗感染性疾病。自从抗菌素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确,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得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但是,这些药的应用也太“泛”了,老百姓都知道:医生,给我消消炎,这几天身上不舒服。欣喜之中大家以为得到了百病良药。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大医院的药品收入中70%左右是抗生素创造的,同样,制药厂的抗生素产量也是其效益的主力军。在中小医院、在基层、在农村无不占主要地位。

在正规医院,抗生素的应用基本是按原则进行,如:做药敏试验或经验用药等。在基层、在农村未必就按原则使用,除了条件差,主要是不会用,或会用,但追求的是效益,就只好滥用了。滥用到什么程度?据统计农村不少医生是这样使用的:感冒了,本来是病毒性疾病,自愈性疾病,有些医生却喜欢用青霉素、先锋霉素、激素药(公开的秘密)静脉点滴,从感冒的第一天开始就连续使用。患者不懂,医生说了:消炎,这是最好的药,连续输液三、五天准好。有些医生们见了面问候:“今天输了几个?”,“不多,十几个”。这是谦虚的,有的医生在感冒季节一天能输20-30个病人。附近就有几个胆子大的医生靠输液发了家。感冒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对症治疗,提高免疫力。抗生素的使用只在病人有了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细菌感染并发症时起作用,早用:一是浪费、增加病人负担;二是增加过敏危险;三是引起菌群失调;四是没学懂病理;五是增加了医生的收入。

发烧了,不问是否细菌感染就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或静滴先锋霉素、激素。输了一天不见效,换另一种先锋霉素,第三天不见效又换成广谱的左氧氟沙星药,再不见效就没办法了。病人问怎么办,则说:家里所有的消炎药都用过了,没法儿了,你去别处吧。外行人不懂,心想人家尽力了,咱走吧。其实,暴漏了两个问题:一是没诊段清楚发烧的原因;二是根本不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及适应症。

可笑!
肚子疼,消炎!阿莫西林胶囊、氟派酸胶囊。

手术了,消炎!输液!连续7天的先锋霉素+甲硝唑液。

骨折了,消炎!输液!连续7天的先锋霉素+甲硝唑液。

牙疼了,消炎!输液!连续7天的先锋霉素+甲硝唑液。

脑出血了,消炎!这是一乡卫生院的大夫。问其为什么要消炎?说:“脑出血也有炎症。”大脑是密闭的,即使出血也不会有细菌感染,消炎不是办法。不知他怎么想的,莫不是把渗出性炎与感染性炎混淆?

总之,在农村中,治病-消炎-抗生素,是好多医生的主要“武器”,甚至是有些医生的唯一“武器”。目前农村中的医生(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大多没有中专水平(或只有当地卫生局的中专认定证),对抗生素的应用无系统知识,你怎么用我也怎么用。前些年,青霉素用的很普遍,后来,先锋霉素用的又多起来,用第一代,再用第二代,接着三代四代,更新的很快;以前用窄谱抗生素,现在用广谱抗生素,即使判断不清感染细菌的种类也行,因为广谱抗生素就可全面“照顾”,选两种三种同时用更觉得保险。他们不知道不顾及细菌的耐药、菌群的平衡,更不知道不顾及这些抗生素作用到人体后产生近期的、远期的、后代的,并且在逐渐增多的毒副作用。

还有,除了水平差的医生确实不会使用抗生素,当今西医界在农村中的医生要想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还真的拿不出更多的方法和药物,无非是:讲卫生、卧床休息、清淡饮食、消炎、营养、手术。应对农村中五花八门的病,有时真的束手无策。有些西医生有时还真的羡慕中医生,特别是羡慕中西医知识皆通的医生。现在农村医生水平普遍差,不能应对需要认真筛查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怪出现了“消炎”医生、“激素”医生。中医在基层可以大展身手:针灸、中草药、推拿按摩、拔罐等等方法,不管遇到什么病都可以拿出办法,有时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是经过治疗就是有效,你不能不信服。特别是西医上确诊的或诊断不明的拿不出治疗方法的疑难病、慢性病,中医就是有办法,并且能治愈,虽然它的说理西医听不懂。如果是中西医结合的医生,那么治疗疾病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乐观地说,农村是锻炼医生的最佳地方,有中、西医生存的良好土壤。因此,建议西医生们最好学学中医知识!-
“输液”医生
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药物口服、舌下、直肠、皮下、吸入、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手术、推拿按摩、拔罐、针灸、皮肤贴敷、理疗、心理疏导等等。按病情酌选不同的方法,始终有一种方法治疗所有疾病是不会都适用的,凡是药物作用于人体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作用,因此,西医在治疗上有个原则: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保守治疗不手术。吃药-打针-输液-手术对身体的损害是依次递增的。

输液的优点是:替代口服药物、补液、调整电解质、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水平、避免首关消除(药物在肝、胃的过程)、药物起效快、给药面积大、适用于急、重症。其缺点是:危险性大、配伍禁忌多、给药剂量、速度严格、热源反应多、过敏反应多、毒性反应多、传染病的机会多、死亡率高。

在基层、在农村,就有好多以输液为生的医生,不管遇到什么病都给予输液。每年的冬春季节,感冒的人多了,他家的吊瓶就“林立”了,有的还走家串户给输液,没别的药,就是先锋霉素+地塞米松(激素)+双黄连注射液。宣称:只有输液好,病好的快(最终目的是为了多挣钱)。致使其周围无知的人以为感冒了只有输液好,吃药打针都不顶事。经过他们输液(溶液里的激素量很大),有人感冒一次就输液十几天;有的缠绵难愈一个月;有的反反复复不断感冒;有的免疫力低下变生它症。每年的春、秋季节交替时又是他们输液的旺季。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防病办法(预防心脑血管病):在季节交替时输液(活血通脉药)1-2周可防一年不生病。因此,每年此季不少中老年人就争先输液保己平安,小诊所、卫生所也就有了好买卖,人们要求输液就输液,不管它应不应该起不起作用,挣钱第一。其实,这个防病办法医学上没有认可,媒体上曾有专家讨论过,不支持这样输液防病,不认为输几天活血通脉药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试想,所输药物与平时口服药物基本相同,并无缓释作用和长期疗效,岂能保证一年内不发病?短期效果可能有,还有安慰作用。不过人们的防病意识是进步的,可作为医生用药就要有理论根据,不能人云亦云,这也说明此类医生没有理论知识,没有责任心,糊里糊涂,只为挣钱。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