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活血化瘀药 > 活血疗伤药 >

血竭《青阳客栈》(3)


  《本草备要》:补,和血敛疮。
  甘咸。色赤入血分,补心包肝血不足,专除血痈,散瘀生新,为和血之圣药。治内伤血聚,金疮折跌,疮口不合,止痛生肌。性急,不可多使引脓。血竭单入血分,乳香、没药兼入气分皆木脂也。
  《本经逢原》:血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为止痛和血,收敛疮口,散瘀生新之要药。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本草求真》:[批]入肝血分,破瘀。
  血竭专入肝。系南番树木之液,犹人之膏脂者是。味甘而咸,性平色赤。按五味惟甘主补,咸主消。血竭味甘,虽能和血收口,止痛生肌,然味咸则消,却能引脓。性专入肝经血分破瘀,故凡跌仆损伤,气血搅刺,内伤血聚,并宜同酒调服通气。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亦兼入气分,此则专入血分,而不兼及气分者也。但性最急迫,引脓甚利,不可多服。的解。凡血病无积瘀者,不必用之。
  《得配本草》:甘、咸,平。入诸阴经血分。止痛生肌。为和血之圣药。
  配乳香,治慢惊瘈疭;配没药,消腹中血块。
  疮家多用,引脓不止。
  《本草新编》:血竭,味辛、咸,气平,有小毒。入肾。治跌打伤损,消恶毒痈疽,专破积血,引脓,驱邪气止痛,外科多用之。然治诸痛,内治实神效。存之以备采用。
  血竭内科可用,而近人不敢用之。不知血竭得补气血之药,其功更神。惜人未谙,故再表之也。
  《本草分经》:甘、咸,平。性急,入心肝血分。散瘀生新,和血敛疮。
【药论】
  1.论血竭专入血分 李时珍:“骐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入血分者也。”(《纲目》)
  2.论血竭化瘀生新之功 ①缪希雍:“(骐驎竭)甘主补,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故主破积血金疮,止痛生肉。主五脏邪气者,即邪热气也。带下者,湿热伤血分所致也,甘咸能凉血除热,故悉主之。苏恭主心腹卒痛,李珣以之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者,诚为此耳。”(《本草经疏》)②倪朱谟:“骐驎竭,活血(瘀)、散血(聚)、破血(结)、行血(死)之药也,凡跌扑斗打及堕压损伤,伤之轻者曰血瘀、曰血聚,伤之重者曰血结、曰血死,皆血脉留滞于腹中及经络骨节之处与肌肉俱腐败者,非活血行血之药不能治。然欲保其生全,舍乳、没、骐驎竭之类,谁能起其危困乎?倘有断骨损筋或伤及脏腑,血瘀血胀、垂死者,此三种之外,更加山羊血或猴经、二三厘酒调灌之,下咽即有生理,真活命之良方也。”(《本草汇言》)③张石顽:“血竭,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本经逢原》)
【录自】
  《青阳客栈》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