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活血化瘀药 > 破血消癥药 >

水蛭《青阳客栈》(2)


【采收加工】
  9~10月捕捉。可用一个丝瓜络或扎一把草束,浸上动物血,晾干后放入水中诱捕,2~3小时后提出,抖下水蛭,拣大去小,反复多次即可将池中大部分成蛭捕尽。捕后将水蛭洗净,用石灰或白酒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水蛭通常用线穿于体的中段,挂起晒干;柳叶蚂蟥除用线穿起外,并将体的一端拉长,故成狭窄的条状。由于加工后外形不同,药材中以水蛭的干燥品称为“水蛭”,以蚂蝗的干燥品称为 “宽水蛭”,以柳叶蚂蟥的干燥品称为“长条水蛭”。)
【炮制】
  1.水蛭 《本草图经》:“腹中有子者去之。”《伤寒总病论》:“水浸,去血子。”《类证活人书》:“去子杵碎……须锉断。”《注解伤部论》:“暧水洗醒。”《本草新编》:“取干者,用铁刀细切如米大。”现行,取原药材,洗净,闷软,切段,干燥。
  2.制水蛭 取滑石粉或净沙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加入净水蛭,拌炒至微鼓,取出,筛去滑石粉或沙子,放凉。
  3.米制水蛭 《伤寒总病论》:“水浸,去血子,米炒。”《圣济总录》:“粳米同沙微焦用。”《妇人良方》:“糯米同炒黄,去糯米。”现行,取净水蛭和米,倒入烧热的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米呈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晾凉。每100kg水蛭,用米50kg。
  4.油制水蛭 《蜀本草》:“采得之,当用(竹堇)竹筒盛,待干,又米泔浸一宿后暴干,以冬猪脂煎令焦黄,然后用之。”《医学纲目》:“油炒。”《本经逢原》:“暴干,猪油熬黑,令研极细。”《吴鞠通医案》:“香油炒焦。”现行,取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沥去油,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附方】
  1.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取一升。(《金匮要略》抵当汤)
  2.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 熟地黄三两,虻虫(去头、足、翅,炒)、水蛭(用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制)各五十个。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五丸。未知,加至七丸。(《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3.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 水蛭一两(不用炙),生黄芪一两半,生三棱五钱,生莪术五钱,当归六钱,知母六钱,生桃仁六钱(带皮、尖)。上药七味,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开水送服二钱,早、晚各一次。(《衷中参西录》理冲丸)
  4.治漏下去血不止 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愈。(《千金要方》)
  5.治折伤 水蛭,新瓦上焙干,为细末,热酒调下一钱。食顷,痛可,更一服,痛止。便将折骨药封,以物夹定之。(《经验方》)
  6.治金疮,打损及高坠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 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大黄二两,黑牵牛二两。上各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血尽即愈。(《济生方》夺命散)
  7.治伤骨损折疼痛 水蛭(糯米炒黄,去米)、白绵(烧灰)、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等分,血余(童子小发)十五团(烧灰)。上为末。五十(岁)以上服一钱,二十(岁)以下服半钱,小儿服半字,温酒调下。(《普济方》接骨如神散)
  8.治男妇走注疼痛,麻木困弱 水蛭半两(糯米内炒熟),麝香二钱半(另研)。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日进二服。(《证治准绳》)
  9.治发背,初作赤肿 取(活)水蛭置肿上,令饮血。(水蛭吸血后腹)胀自落,以新水养之即活。(《百一选方》)
  10.治小儿丹毒 用水蜞数条,放于红肿处,令吃出毒血。(《片玉心书》蜞针法)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有毒。主堕胎。
  《本草拾遗》:本功外,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取十余枚,令吮病处,取皮皱肉白,无不差也。
  《药性论》:使。主破女子月候不通,欲成血劳症块。能治血积聚。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
  《开宝本草》:味咸、苦,平、微寒,有毒。堕胎。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咸苦。平,有毒。
  《本草》云: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堕胎。炒用,畏盐。苦走血,咸胜血,仲景抵当汤用虻虫、水蛭,咸苦以泄蓄血。故《经》云有故无殒也。虽可用之,亦不甚安。莫若四物汤加酒浸大黄各半下之,极妙。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畜血。
  《本草纲目》: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本草经疏》:水蛭生于溪涧阴湿之处,其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堕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
  《本草蒙筌》:水蛭即马蝗蜞,味咸、苦,气平、微寒。有毒。炒者能去积瘀坚瘕,立方抵当。仲景伤寒方有抵当汤、抵当丸。治折伤利水道,通月信堕妊娠。加麝香酒调,下蓄血神效。盖苦走血,咸胜血故尔。
  《本草乘雅》:主力逐恶血瘀血,力破血症积聚,此皆血留而盈;至若太冲脉过盛,任脉不通,月事不以时下,月闭无子者,平其太冲,辟其妊娠,月事仍以时下而有子。有余于血者,则用此法;不足于血者,不在用之。利水道者,此湿生虫,水族也。用利水道,故特易易,盖水入于经而血成,不行焉,为恶为瘀,水蛭乃行不留,则留者行,亦可留不行,则行者留,非留行安能时下崦有子,此行而后留,读农经者,大宜着眼。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