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疗贡献了怎样的广州攻略(2)
时间:2020-02-21 06:1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 战备,应急预案至为关键。早在去年12月31日前,市八医院就开始修订原有的院内应急预案,1月6日,市八医院专门召开了院长办公会议专题讨论疫情应对;广医一院也随之制定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 还要准备好“战场”。1月17日,广州尚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就指定了5家市级定点收治医院, 清晰设置了救治网络、救治链条和流程图,随后又增加了8家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病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广州又提出了"两类四线"分流扩大救治方案,按照"分类集中、梯次分流"收治原则和疫情情况,确诊病例集中收治由一线开始梯次安排,当一线医院收治病例达到一定比例,二线医院要做好随时收治的准备,以此类推,将救治分成人和儿童两类,四线扩大收治规模,规划床位4900张。 未料胜,先料败。截至2月20日,广州确诊病例339例。339与4900,两个数字一对比,便能体现什么叫最坏的打算、最周全的准备。 有战术:快而不乱,疾而有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广州攻略”中的第一战术要诀,便是“快”。 1月20日,国家将疫情确定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广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场所全面启动体温监测,落实各项源头防控措施。 1月21日,广州首次出现确诊病例。那一天,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广州、武汉交通便捷。此前,已有不少疫区群众来到广州。怎么办?1月22日,广东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广州市疾控中心率先在全国发出了《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呼吁来穗的湖北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信息记录,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同时,向市民发布了九条健康防护指引。 1月22日,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坚持救治和防控两手抓,控源头、防扩散,采取最有力有效的措施,用最科学严谨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很快,广州开启绿色审批通道,打通研发、许可、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组织企业开足马力扩大消毒液、口罩、防护服、体温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用品生产。 快,更快!广州一系列的快速攻防动作,在抗疫中取得了先机。 “广州攻略”中的另一要诀,在于集中优势力量。 严格落实“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集中全市力量和资源;要求落实“三线”专家值守制度,组织最强医疗力量救治病例,重点提高救治成功率;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感染患者,集中医疗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观察历次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集中,成为关键词。 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为了全力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广州举全市之力。 在救治管理上,广州推出集中收治、规范会诊、建立“三线”值班制度、建设联合病房在内等措施,全市医院一盘棋。从首例疑似病例开始出现,实行分类集中收治:传染病救治经验丰富、经历“抗非”考验的市八医院全力保障普通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广州首例确诊患者,就是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被列为疑似病例,马上转运到市八医院进行隔离、检测,最终确诊。而重症病例则集中到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专业水平全国领先的广医一院;儿童病例的救治由市妇儿医疗中心负责。 “三线值班制度”,也是集中的体现。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安排了“三线值班制度”,对确诊病人的病情评估,从“入院后”前移到“转运前”,当疑似病例确诊为新冠肺炎后,一线专家便会立刻会诊评估病情,再决定收治医院。当患者进入医院,各定点收治医院会组织本院临床救治专家组专家对每一例再次进行会诊;而二线专家,每天上午10时开展巡诊重症病例,随时对病情变化病例紧急会诊;当出现危重病例时,三线专家会开展讨论,随时实施动态评估。各线专家都建立值班制度,随时服从调遣。 与此同时,全力做好药品、消杀物品、防护用品、救治设备器材等物资供应;抓住“查出来”和“治得了”两个关键点,集中医疗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加强病毒机理研究…… 打闪电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快而不乱,疾而有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广州,确实做到了有战术。 有奇招:不循规蹈矩,不走寻常路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大战当前,面对未知,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此时除了常规操作,更需奇招,更要敢闯敢试,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何为奇? 不是“被动挨打”,而是擒贼先擒王,力求“釜底抽薪”。 2月5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宣布,经与市八医院合作,从本地一例被感染病人咽拭子样本中分离了新冠病毒毒株。经过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变异分析,研究者发现,其中有两个位点已发生突变。这意味着现有的病毒检测方法需要进行更新和优化,才能更为准确地及早识别感染者。 五天之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首次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活病毒。 何为奇?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不走寻常路。 除了病原学追踪,在药物攻关上,广州医学界也步步紧逼、毫不放松。 2月19日,广东第2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八医院宣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由该院发布的“肺炎1号方”,患者使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4%。 2月18日,广东第2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宣布在P3实验室分离出病毒后展开药效筛选,系统地开展了抗新冠肺炎病毒的体外药学研究。初步证实,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中成药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 (责任编辑:Doctor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