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谷降堂食疗降糖原理(糖尿病人的福音)
时间:2018-08-16 14:44 来源:媒体投稿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治疗糖尿病,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要求糖尿病人采取饮食疗法,配合打针吃药,来控制血糖。
但往往打针吃药几年以后,血糖不但没降,反而不断攀升,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逐年攀升,饮食疗法看起来并没有见效(有效率低于10%),难道医生的话都是错的?
食疗效果不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食材等级不够,一个是有效成分摄入量不够。
食材等级不够怎么理解呢,拿荞麦举例,苦荞是全世界公认的降血糖谷物,很多糖友也都知道荞麦里的生物类黄酮和苦荞黄酮等成分对降血糖及修复胰岛效果显著,于是就天天吃荞麦,但是也不见降糖功效,为什么呢?
因为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苦荞的降糖有效成分远远多于甜荞;甜荞仅有营养价值,降糖功效微乎其微,苦荞的种植面积远低于甜荞的种植面积,市面上见到的荞麦大多是甜荞。
苦荞又分为黄苦荞和黑苦荞,黑苦荞的降糖有效成分又远远多于黄苦荞;黑苦荞的种植面积远低于黄苦荞的种植面积,黑苦荞又被称为黑珍珠,是真正的五谷之王!
黑苦荞里又分为高海拔产区黑苦荞和低海拔产区黑苦荞,高海拔产区的黑苦荞降糖有效成分又远多于低海拔产区的黑苦荞;
而在高海拔产区的黑苦荞籽粒中,皮层部分和胚芽部分的降糖有效成分又远远高于胚乳部分(胚乳占籽粒体积的80%以上);
所以单纯苦荞这一种谷物,总结来说,如果糖友能吃到高海拔产区黑苦荞的皮层和胚芽研磨出来的粉做的主食,肯定是有很好的降糖效果以及修复胰岛的功能,如果选材等级不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摄入量不够怎么理解呢,并不是说吃饱了摄入量就够了,而是指有效成分的摄入量,还是拿刚才说的黑苦荞举例,有效降糖并修复胰岛功能的成分是黑苦荞中的生物类黄酮、芦丁、苦荞黄酮等成分,如果吃的是高海拔产区黑苦荞的皮层和胚芽研磨的面粉做的馒头,吃一个就够摄入量,如果吃普通荞麦做出来的馒头,你可能吃50个也还达不到足够的有效成分摄入量,而对普通人来说,一顿饭吃50个馒头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因为食材等级不够造成的降糖有效成分摄入量不足,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食疗效果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糖友们熟知的苦荞茶,市面上的苦荞茶都只是把苦荞炒熟以后的苦荞籽粒,这样的苦荞茶,首先本身有效成分的含量就很少,有效成分仅仅从表皮析出一点点,起到的降糖作用微乎其微。
而我们实验室把高海拔产区的黑苦荞皮层和胚芽磨成粉,再造粒出来的茶,则能析出几十倍有效成分的茶汤来,食疗效果不言而喻。
所以说,选材等级、加工方式对有效成分的摄入量都有很大影响。最适合糖尿病人吃的主食谷物应该符合这几个要点:
1、营养全面。 2、低升糖指数。 3、长期吃可降糖并修复胰岛功能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营养全面才能保障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正常状态,精力充沛,浑身有劲。 低升糖指数才能使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不会飙升,血糖长期处于高位以及血糖波动太大是造成并发症的原因。
而少量具备上述两种条件又能降糖并修复胰岛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谷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种谷物:
高海拔产区的黑苦荞,它含有丰富的苦荞黄酮,可降低血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可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质,软化血管,调节血管渗透性,对降血脂降血压都有明确的疗效。
高海拔产区的黑青稞,它富含的β—葡聚糖,也同样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具有明确的疗效;
鹰嘴豆,它富含微量元素铬,铬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铬含量普遍低于健康人,人体含铬量减少,就会导致胰岛素活性降低,受体数量减少,糖耐量受损,从而引发糖尿病。食用鹰嘴豆产品就可以使体内胰岛素活性和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藜麦,具有超低升糖指数(升糖指数仅为35,低升糖标准为55),而且藜麦是全球十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山药,山药中含有大量的粘液蛋白,能促进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恢复,并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发生。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