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补虚药 > 补阳药 >

肉苁蓉《中药全书》

【标题】
肉苁蓉《中药全书》
【名称】
肉苁蓉
【拼音】
  Roucongrong
【英文】
  Desertliving Cistanche
【日文】
  ニクジュョウ
【拉丁文】
  Herba Cistranches
【异名】
  肉松蓉、黑司令《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马足、马芝《宝庆本草折衷》,金笋《现代实用中药》,苁蓉、大芸《中药志》,寸芸《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药用】
  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带鳞叶的肉质茎。
【应用】
  1.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能补肾阳,益精血,暖腰膝。治阳痿不育,常配熟地、菟丝子、五味子等,如肉苁蓉丸;治宫冷不孕,常配鹿角胶、当归、紫河车等;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常配巴戟天、萆薢、杜仲等,如金刚丸。
  2.用于肠燥便秘。能润燥滑肠。对老人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者尤宜。常配当归、枳壳等同用,如《景岳全书》济川煎。
【注意】
  相火偏旺,大便滑泄,实热便结者禁服。
  1.宋丹溪:“峻补精血,骤用,反动大便溏也。”(引自《本草纲目》)
  2.《本草蒙筌》:“忌经铁器。”
  3.《本草经疏》:“泄泻禁用。”
  4.《本草汇言》:“若肾命有郁火,膀胱有湿热,与强阳易兴、精关不固者禁用。”
  5.《药品化义):“胃肠弱者忌用。”
  6.《得配本草):“忌铜、铁。火盛便闭,心虚气胀,皆禁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单用大剂量煎服,可用至30g。
【形态】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40~160cm。茎肉质肥厚,扁平,不分枝。鳞叶黄色,肉质,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叶三角状卵形。穗状花序顶生,粗大,每花具苞片,花萼钟状,5浅裂;花冠钟状,裂片5,黄白色,淡紫色或边缘淡紫色;雄蕊2对,花丝基部被长 柔毛;子房上位,基部有黄色蜜腺,花柱细长,柱头近球形。蒴果卵形,褐色。种子多数,细小。花期5~6月,果期6~7月。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生于荒漠中,寄生在蓼科植物梭梭(盐木)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的根上。
【产地】
  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以内蒙古、甘肃产质量优,新疆产量大。销全国,并出口。
【栽培】
  肉苁蓉为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和白梭梭等。适于生长沙漠环境。土壤为中细砂,呈中性或偏碱性,含盐分较高。种子多,小而轻,千粒重0.086~0.091g,种子寿命较长。用种子繁殖。可选沙土或半流沙沙漠地带,适宜寄生梭梭生长,利用天然梭梭林较集中的沙漠 地,或培育人工梭梭林,在梭梭林东侧或东南侧方向约50~80cm处挖苗床,苗床大小不等,长1~2m,宽lm左右,深50~80cm,或寄生 密集处,可挖1条大苗床沟围绕许多株寄主,将种子穴播于苗床上,施骆驼粪、牛羊粪等,覆土30~40cm,上面留沟或苗床坑,以便浇 水,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根延伸苗庆上,春、秋播种,2年部分苗床内即有肉苁蓉寄生,少按出土生长,大部分在2~4年内出 土,开花结实。沙漠风大,要注意对被风吹裸露的寄主根进行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苗床要经常浇水保墒,除掉其他植 物。肉苁蓉5月开花时.驻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病害有白粉病,可用BO-10生物制剂300倍液或25%粉锈宁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 治。根腐病可松土,发生期可以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虫害有种蝇,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或浇灌根部。大沙鼠可用磷化锌 或大降毒饵洞外诱杀。
【品种考证】
  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名医别录》云:“肉苁蓉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本草经集注》曰:“代郡、雁门属并州,河南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 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蜀本草·图经》曰:“出肃州、禄福县沙中,三月四月掘根,切取中央好者三四寸,绳穿阴干, 八月始好,皮如松子鳞甲。”《本草图经》曰:“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中来者,肉厚而力紧..苗下有一细扁根,长尺 余,三月采根。”从以上记载的产地、形态、采收、质量以及《本草图经》附图与今所用肉苁蓉原植物基本一致。
【显微特征】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外侧10~16列细胞含黄色或淡黄棕色色素;散有叶迹维管束。中柱维管束排列呈波状弯曲的环;木质部导管多成群;髓射线明显。髓部星状,有时中央破碎成空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肉苁蓉粉末:
  1.淀粉粒极多,单粒大,类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形,有的一端平截,直径5~45μm,脐点、层纹大多明显,复粒较少,多2分粒。
  2.导管散在或与淡棕色薄壁细胞连结。主为网纹导管,边缘不整齐,壁厚薄不匀,导管分子较短,末端倾斜或拐曲。
  3.表皮细胞淡黄色或无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常皱缩,有的外壁向外拱起。
  4.薄壁细胞淡黄色或无色。呈类长方形,壁稍厚,胞腔内含淡棕色物。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有肉苁蓉素(cistamin),肉苁蓉氯素(cistachlorine)及肉苁蓉甙(cistanosides)A、B、C、D、E、F、G、H、I,以及decaffeoylacteoside。并含D-甘露糖、β-谷甾醇、琥珀酸,β-谷甾醇葡萄糖甙。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含0.5%盐酸的乙醇溶液8ml,加热回流1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节至中性,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3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橘红色或红棕色沉淀。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菱角甾昔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9%醋酸溶液(20:3:2)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