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补虚药 > 补阳药 >

蛤蚧《中药全书》(2)


  3.酒蛤蚧 取蛤蚧块,用黄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或烘干。蛤蚧每100kg,用黄油20kg。
【性状】
  本品呈扁片状,头颈及躯干长9~18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形,眼大而凹陷成窟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接鼻孔;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青灰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规则斑纹,全体密布有光泽的细鳞,间杂有粗大的疣鳞,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微呈棱 脊状突起;四肢有5指、趾,指、趾宽扁,趾间仅具蹼迹,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气腥,味 微咸。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片状小块,表面灰黑色或银灰白色,有黄白色或灰棕色斑纹。质韧,脊椎骨及肋骨突起清晰,稍具腥气, 味微咸。酥蛤蚧色稍黄,质较脆。酒蛤蚧稍有酒气,味微咸。
【食疗】
  1.蛤蚧酒
  2.蛤蚧红参散
  3.蛤蚧虫草散
  4.蛤蚧羊腰花
【附方】
  1.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圣惠方》蛤蚧丸)
  2.治患肺痿咳嗽,即肺壅嗽 (《博济方》蛤蚧散)
  3.治肺气咳嗽面肿,四肢浮肿 (《圣济总录》独圣饼子)
  4.治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隔噎痛蛤蚧、阿胶、生犀角、鹿角胶、羚羊角(各)—两。除胶外,皆为屑,次入胶,分四服,每服用河水三升,于银石器中慢火煮至半升,滤去滓,临卧微温,细细呷。其滓服尽,再捶, 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本草衍义》)
  5.治产后气喘,气血两脱 (《辨证录》蛤蚧救喘丹)
【临床研究】
  1.治疗阳痿 蛤蚧10g,鹿茸10g,海马10g,人参10g。白酒500ml浸泡1周后,每晚睡前服35ml。2个月为疗程。治疗107例,结果显效54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83.2%。
  2.治疗无精子症 蛤蚧1对,麦冬15g,白芍15g,淫羊藿15g。煎服,每日1剂。治疗60例,结果治愈36例,显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0%。
  3.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蛤蚧1对,人参10g,冬虫夏草10g。研细末装胶囊,每次0.5-1.5g,每日2-3次。治疗30例,结果显效2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6.7%。蛤蚧4对,人参30g,三七30g,紫河车2具。共研细末,制蜜丸,每粒3g。4-8岁者每次服1丸,9-12岁者每次服2 丸,13-16岁者每次服3丸,均每日2次,30日为一疗程。治疗38例,结果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1-3条引自 《现代中药临床研究》346页)
【药论】
  1.论蛤蚧功同人参、羊肉 李时珍:“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举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 此。”(《纲目》)
  2.论蛤蚧主治肺肾为病 缪希雍:“蛤蚧,其主久肺劳传尸,咳嗽、淋沥者,皆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矣;肺朝百脉,通凋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 也。”(《本草经疏》)
【录自】
  《中药全书》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