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完成一次CT图像诊断
时间:2020-03-04 05:5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搭建CT影像智能诊断平台 练就战“疫”“火眼金睛” 15秒完成一次CT图像诊断
平安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20年新年开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在这场不能输的战争中,广州科技力量精锐尽出。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最高十亿亿次的超强算力,助力筛选出能抑制病毒的小分子药物,搭建“15秒断诊”的新冠肺炎CT影像智能诊断平台,建立新冠肺炎病患时空轨迹数据库……以大国重器之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战斗。 重器之下还有人。大年初九,广州智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伟东博士搭上一班空荡荡的飞机,从加拿大返回广州。彼时,智睿医药已通过“天河二号”从数千种上市药物中筛选出30余种潜在药物。但战斗没结束,他还要借助超算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力量,从上亿种化合物中继续寻找对新冠病毒有特效的“克星”。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广州超算,已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战场,彰显国之重器的力量与担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通讯员莫倩 找药:两三天选出30种潜在药物 年廿八,在登上去加拿大的飞机前,谢伟东从长期合作伙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处听说了新冠病毒所引发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从事多年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药物筛选研发的他马上意识到,对没有特效药的未知病毒,“老药新用”是最快也最安全的。筛选出有效的“老药”,正是他的强项! 作为一家把人工智能应用于新药挖掘的企业,智睿医药自主研发了一套深度学习算法系统,过去一年半以来,该公司一直借助广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开展化合物筛选、药物挖掘。 谢伟东告诉记者,用算法筛查药物的原理是,针对病毒结构的特定靶点,把药物化合物结构输入到系统中,跟靶点进行对接,通过多个指标评价其对接的情况,结合越好,代表药物化合物效果更好。 为什么要用到超算?“因为蛋白晶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要用虚拟小分子找它的活性位,甚至需要几百万次的尝试。”以普通计算机的算力,从所有上市药物中筛选出有效的药物,需要2至3个月。而以“天河二号”的算力,只需要两三天。“在这个过程中,超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缺一不可。” 大年初二(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杨海涛课题组公布了测量的2019-nCoV冠状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体结构。 同日,智睿医药研究团队马上联动广州超算中心科研团队,启动了基于“星光超算应用服务平台”上自主研发的集合传统统计、高通量计算、以及最新AI方法的药物筛选软件平台,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进行了药物虚拟筛选。 两三天时间,便迅速定位了30余种可能起作用的潜在药物,包括六种此前未见报道的药物。团队把这些结果全部公布在网上,供科研机构无偿使用。 为了方便其他科研团队的后续研究,谢伟东还立即联系全球多地药物供应商,花了2周时间,完成所有潜在药物化合物的采购,免费提供给下一个团队开展病毒抑制试验。目前药效正在进一步验证中。 “疫情暴发后,我相信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为治疗新冠肺炎做着三件事: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研制疫苗。这是身为科学家的责任。”谢伟东说,“我大年初九从加拿大回来时,所有人都叫我不要回来,飞机几乎是空的。但我一定要回来,这是一场战斗,我们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