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医药资讯 >

15秒完成一次CT图像诊断(2)



  制药:目前已筛选出一批化合物

  但特效药还没有诞生,战斗还没有结束。谢伟东告诉记者,智睿医药正依托集合了近一亿个化合物的3D结构数据库,通过“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开展化合物的挖掘。目前已筛选出一批化合物,完成采购后将联合P3实验室开展病毒抑制实验。但新药研发并不容易,它需要严格、复杂的步骤和大量的投入,最快也需要2到3年时间。

  “所幸,人类现在有超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科技力量,缩短了新药研发的时间。”谢伟东说,“我是广州人,也是中大人。我很自豪,在广州、在中大,有‘天河二号’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在这场战‘疫’中,它是科学家手中强大的武器。”

  分析:定点医院疗效数据在线分析

  对疫情的防控也离不开大数据的测算与助力。当前,广州超算正在助力全国战“疫”。

  昨日,超算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过与国家卫健委及其所属机构的合作,超算中心部署了国务院医疗救助组新冠肺炎病例医疗质控系统。“我们利用已有健康医疗平台的优势基础,紧急研发部署了基于超算的抗新冠病毒疫情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现定点医院全部病例数据和临床药物疗效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在线分析,实现抗疫医疗质量控制与分析。”

  在阻断疫情扩散方面,广州超算中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负责人介绍,从大年三十开始,广州超算中心的科研团队就参与启动了“疫情踪”软件的研发工作。这个软件基于已确诊的病患,利用传统流行病调查与大数据追踪分析等手段,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了新冠病毒肺炎病患时空轨迹数据库。

  “软件可以每5-10分钟采集一次用户的轨迹数据,并反馈到广州超算中心,通过中心强大的计算后台,定期将用户数据和已确诊病患的数据进行时空匹配度对比,这样,就可以实时评估、反馈用户的感染风险,并且提醒用户进行自我隔离或主动就医,从而帮助阻断病毒传染。”

  诊断:标注可疑区域辅助精确诊断

  记者了解到,除助力药物筛选、研制战“疫”“弹药”,超算中心还和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紧急开发了一套新冠病毒肺炎CT影像智能诊断平台。

  之所以是紧急研发,是因为这个平台是拿来“救急的”。超算中心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在疫情暴发的初期,全国疑似病例迅速增加,湖北省的情况尤其严重。“但一位专业医生在一天内只能诊断70多个病人,在疫情重灾区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拿到第一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数据后,广州超算中心紧急组织了医学图像智能诊断小组,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生合作,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开发出了初步诊断模型,并部署到超算平台上进行模型调优和测试优化,成功搭建了基于超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智能诊断平台。

  据悉,这个平台能够在高检测精度下,平均15秒完成一个病人的CT图像诊断。医生仅需将病人的CT图像批量打包上传到平台上,即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部影像的智能诊断结果,平台还会将CT图像中的可疑区域标注出,辅助医生进行精确诊断。

  “天河二号”: 疫情发生前 就是医疗“老手”

  在这场战“疫”中,广州超算为什么深受信赖?是实力。据悉,广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拿下了全球超算五百强的六连冠。在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广州超算已经成为全球应用领域最广、用户数量最多的超算中心之一,在全球超算Dominant Sites排名上位列第五,是我国唯一进入这个排名前十的超算中心。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医药、健康医疗领域是广州超算中心一直以来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中心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人才团队开展应用研究和用户合作,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比如,我们与国家卫健委下属的标普医学中心是长期合作单位。在疫情暴发前,我们已经有了优秀的应用基础、完善可靠的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业务熟练的人才团队,可以迅速开展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