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清热药 > 清热解毒药 >

金银花《青阳客栈》(2)

  金银花的原植物忍冬之名始载于《别录》,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云:“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新修本草》载:“此草藤生,绕覆草木上,苗茎赤紫色,宿者有薄白皮膜之,其嫩茎有毛。叶似胡豆,亦上下有毛。花白蕊紫。”《纲目》亦载:“忍冬在处有之。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薛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纲目》并有附图一幅。以上记述及附图,与今忍冬属植物特征相符。 
【商品规格】
  南银花:又名密银花。主产于河南省密县、登封、荥阳、尉氏等县。品质最优,但产量较小,主供出口。
  东银花:又名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省费县、平邑、苍山等县。产量较大,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怀银花:又名淮银花。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沁阳、武陟、孟县一带(旧时怀庆府)者。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有出口。
  山银花:又名土银花、杜银花。产于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品质较次,多在当地销售。
  以上商品以花蕾未开放、干燥、黄白色者为佳。
  商品规格
  商品按产区分为密银花(南银花),主产于河南密县一带;济银花(东银花),主产于山东济南一带;山银花(土银花),为其他各地所产。除山银花分一、二等外,其他均分为一至四等。以河南的密银花品质最优,山东的济银花产量最大。
  (1)密银花 一等:无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二等:开放花朵不超过5%,黑头、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三等:开放花朵、黑条不超过30%。四等: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
  (2)济银花 一等:花蕾肥壮,无嫩蕾、黑头及枝叶,开放花朵不超过5%。二等:花蕾较瘦,开放花朵不超过15%,黑头不超过3%。三等;花蕾瘦小,开放花朵不超过25%,黑头不超过15%,枝叶不超过1%。四等: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
  (3)山银花 一等:花蕾长瘦,开放花朵不超过20%。二等: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10%。
  出口商品分甲、乙两级。
  甲级:色泽青绿微白,花针均匀,有香气,散花不超过2%,无枝叶、黑头和油条。
  乙级:色泽白绿,花针均匀,有香气,散花、枝叶不超过5%,无黑头及油条,身干。
  同属植物尚有以下种类的花蕾在部分地区作“金银花”用:
  ①灰毡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 又名:假大花忍冬(《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金银花(湖南新宁),大银花、岩银花,山银花、木银花(湖南、贵州)。湖南、广西及贵州部分地区作“金银花”用。花蕾长1~5cm,表面棕绿色或棕黄色,有倒生短糙伏毛,腺毛少;花萼被毛,齿缘较多。花冠外面显微观察,腺毛较少,腺头大多圆盘形,侧面观5~16细胞,排成1~3层,直径37~118μm,柄部2~5细胞,厚壁非腺毛多短似角状,长21~315μm,体部直径8~20μm,壁厚3~10μm,表面微具疣状突起。②细毡毛忍冬 L. similis Hemsl. 又名:岩银花(《中药大辞典》),细苞忍冬(《拉汉种子植物名称》),二花(《鄂西草药名录》),大银花(湖南),金银花(广西、贵州)。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南作“金银花”用。花蕾长至6cm,表面棕绿色,略呈角质样,被稀疏毛或几无毛,萼筒有疏毛,萼齿边缘有毛。花冠外表面显微观察,毛茸稀少,腺毛头部类方形、长圆形或倒圆锥形,顶端平坦,侧面观2~17细胞,排成1~3层,直径至18~100μm,柄长,完整者约至600μm,2~4细胞,基部细胞特长;厚壁非腺毛长45~1320μm,体部直径8~33μm,壁厚3~11μm,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③短唇忍冬 L. bournei Hemsl. 又名:西南忍冬(《中国植物志》)。在云南思茅作“金银花”用。花蕾长1~4cm,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绿黄色,有疏毛;萼筒无毛。花冠处表面显微观察,毛较少,腺毛头部倒圆锥形、倒三角锥形或扁圆形,侧面观9~22细胞,排成2~4层,直径40~100μm,柄部大多2细胞,厚壁非腺毛116~510μm,体部直径11~29μm,壁厚4~7μm,表面平滑。④水忍冬 L. dasystyla Rehd. 又名:毛柱忍冬(《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花、金银花(广西)。在广西作“金银花”用。⑤柳叶忍冬 L. lanceolata Wall. 又名:小叶金银花(《西藏常用中草药)》。在西藏地区作“金银花”用。⑥大花忍冬 L. macrantha (D. Don) Spreng. 又名:大金银花(《贵州草药》)。贵州兴仁及广东部分地区作“金银花”用。⑦异毛忍冬L. macrantha var. heterotricha Hsu et H. J. Wang 又名:异毛大花环冬(《云南种子植物名录》),鸢子银花(四川兴文),金银花(广西乐业〕。在四川及广西部分地区作“金银花”用。⑧短柄忍冬L. pampaninii Levl. 又名:狗爪花(广西全州)。在广西部分地区作“金银花”药用。⑨净花菰腺忍冬L. hypoglaucaMiq. subsp. nudiWlora Hsu et H. J. Wang 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作“金银花”用。⑩肚子银花 L. fuchsioides Hemsl.,老叶下面光滑无毛。花成对生于叶腋,同时具顶生总状花序;花较短,紫红色,香气甚微。产四川。⑾光冠银花 L. Henryi Hemsl.,产西藏。
  《增订伪药条辨》:“金银花,产河南淮庆者为淮密,色黄白,软糯而净,朵粗长,有细毛者为最佳。禹州产者曰禹密,花朵较小,无细毛,易于变色,亦佳。济南出者为济银,色深黄,朵碎者次。亳州出者,朵小性粳,更次。湖北、广东出者,色黄黑,梗多屑重,气味俱浊,不堪入药。”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金银花煎剂及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入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主要的抗菌成分。但另有报道,金银花经加热炮制后,其绿原酸含量有所下降,但其抑菌作用未见相应下降,相反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还有所加强,说明绿原酸并非金银花唯一抑菌成分。 金银花水煎剂(1:20)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疤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金银花在细胞外抑制柯萨奇及孤儿病毒的作用很明显。金银花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