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青阳客栈》(3)
时间:2015-10-11 10:18 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2 抗毒作用 腹腔注射金银花注射液7.5g/kg能使接受LD50的绿脓杆菌内毒素或绿脓杆菌的小鼠存活率达半数以上。静注金银花蒸馏液6g/kg,对绿脓杆菌内毒素中毒的家兔有治疗作用,能改善其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体温降低。从黄褐毛忍冬中分离出的黄褐毛忍冬总 皂甙,给小鼠皮下注射200mg/kg,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扑热息痛中毒小鼠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并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
3 抗炎、解热作用 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蹠肿胀,对蛋清所致的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大鼠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8g/kg,每日2次,连续6日,对巴豆油肉芽囊肿的炎性渗出和肉芽组织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另外本品还有降血脂、中枢兴奋、抗生育等作用。
4 毒性 小鼠皮下注射本品浸膏的LD50为53 g/kg。绿原酸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但口服无此反应,因绿原酸可被小肠分泌物转化成无致敏活性的物质。
【采收加工】
金银花开花时间集中.必须抓紧时间采摘,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第1次花,6月中、下旬采第2次花。当花蕾上部膨大尚未开放,呈青白色时采收最适宜。在晴天早晨露水刚干时,采摘花蕾,薄摊在席上晾晒,忌在烈日下曝晒,在晾晒过程中忌直接用手翻动,否则容易变黑;阴天晾干或微火烘干,但烘者色较暗。金银花采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宜保存于干燥通风处,防止生虫、变色。《纲目》:“忍冬,四月采花,阴干。”
【炮制】
1.金银花 《疮疡经验全书》:“洗净。”《外科正宗》:“去梗叶。”《外科启玄》;“锉。”现行,取原药材,拣去残留梗叶及杂质,筛去灰屑。生品用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2.炒金银花 《吴鞠通医案》:“炒。”现行,取净金银花.置热锅内,用文火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摊开晾凉。炒金银花用于清热解表,和胃止呕。
3.金银花炭 《温病条辨》:“炒黑。”《温热经纬》:“炭。”现行,取拣净的金银花,置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炒干,取出晾透。银花炭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金银炭散热防复燃。
【附方】
1.治太阴湿病初起,邪在肺卫,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 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2.治太阳暑温,汗后余邪未尽,头感微胀,视物不清 鲜荷叶边二钱,鲜银花二钱,西瓜翠衣二钱,鲜扁豆花一枝,丝瓜皮二钱,鲜竹叶心二钱。上药用水二杯,煮取一杯,一日二次分服。(《温病条辨》清络饮)
3.治疮疡痛甚,色紫变黑者 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4.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 金银花四两,甘草一两(炒)。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卫生宝鉴》)
5.治痈疽发背初起 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6.治消渴愈后,预防发痈疽,宜先服此 忍冬草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入瓶内,以无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碾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汤酒任下。此药不特治痈疽,大能止渴。(《纲目》引《外科精要》)
7.治乳汁不行,结成痈肿,疼痛不可忍者 金银花,当归、黄芪(蜜炙)、甘草各二钱半。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盏,食后温服。(《济阴纲目》金银花散)
8.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 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当归八钱,甘草一钱八分,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银花汤)
9.治湿温、温热之邪,郁阻肺气,咽喉不利疼痛 连翘一两,牛蒡子六钱,银花五钱,射干三钱,马勃二钱。上药捣成粗末,每用六钱,水煎片刻,待香味大出后,即可服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
【参考文献】
《名医别录》:味甘,温,无毒。主治寒热、身肿。
《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辛。主治腹胀满,能止气下。
《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主寒热身肿。
《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同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逐尸的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
一切尸注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治疮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
《本草经疏》:忍冬,即金银花。藤一名鹭鹚藤。感土之冲气,禀天之春气,故味甘,微寒而无毒。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者,甘能益血,甘能和中,微寒即生气也。气味如斯,所主宜矣。
《本草蒙筌》:味甘,气温。无毒。凌冬不凋,名由此得。蔓延树上,藤多左缠。故又名左缠藤。专治痈疽,诚为要药。未成则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则溃,大有回生之力。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拦酒厚敷。或和别药煎汤,随证轻重取效。《别说》又云:大治五种飞尸,倘被鬼击作痛亦可服也。血痢水痢兼治,风气湿气咸除。
谟按:患人生痈发毒,固未肯遗。 (责任编辑:Doctor001) |
- 上一篇:金银花《中药全书》
- 下一篇:金银花《中药学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