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安神药 >

夜交藤

【标题】
夜交藤
【英文】
  Tuber Fleeceflower Stem
【拉丁文】
  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异名】
  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
【功效】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药用】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
【应用】
  用于失眠,多梦。夜交藤养心安神,治疗阴虚血少而致的虚烦不寐,或多梦易惊,常配柏子仁、酸枣仁、珍珠母等,以养心安神。
  用于肢体疼痛或麻木不仁。夜交藤可通利经络,由血虚经脉失养所致者,常配鸡血藤、当归等,共奏养血通络止痛之效。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属热者,可与忍冬藤、络石藤、桑枝合用;偏寒者,可与桂枝、海风藤、威灵仙相伍。
  用于风疹瘙痒。夜交藤祛风以止痒,可单用,或配防风、苦参、地肤子等,以祛风胜湿止痒。
【用法用量】
  10.00 - 20.00 g
【形态】
  参见“何首乌”条。
【产地】
  主产于浙江浦江、永康、诸暨,湖北恩施、宜昌、襄阳,江苏南京、苏州,河南新乡等地。浙江、湖北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此外,福建、湖南、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山东、山西等地亦产。一般华北销细条,出口销粗条。
【品种考证】
  出自《本经逢原》。
【化学成分】
  茎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Chrysophanol)或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均以结合型存在。茎叶含多种黄酮,已得到木犀草素-5-O-木糖甙(luti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类化合物,已分得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5-O-木糖甙(lute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类化合物,已分得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并含β-谷甾醇。预试尚含芪类和鞣质。
【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作用 夜交藤煎剂灌胃9g/kg阈下 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0mg/kg合用,小鼠转笼试验表明有明显协 同作用。20g/kg灌胃,大鼠睡眠多导图描记法表明,能使总睡眠 时间延长,主要是慢波睡眠时相延长,异相睡眠缩短,即时催 眠作用与5mg/kg的安定基本相同。如果每日灌胃2 次连续3d 则催眠作用更明显,并使慢波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
  2.降脂作用 夜交藤醇提取物4g/(kg.d),连服10d,能明 显降低高脂血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 2k/(kg.d)连续灌胃4星期,于第6星期末测定,使高脂血症鹌鹑 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值极明显 升高,主动脉光滑,无斑块形成,肝脏颜色与大小正常,镜下检查 主动脉和肝脏也无明显异常。而高脂对照组的主动脉壁内膜下可 见黄色圆形斑点,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肝脏肿大,呈灰黄色,质地坚硬,镜下检查有弥漫性脂肪变性等病理改变。上述试验表明,夜交藤有一定的降脂、抗动脉硬化及预防脂肪肝等作用。
【采收加工】
  夏秋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采割藤茎,除去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
【炮制】
  取原药料,除去杂质,洗润或浸润,切段,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附方】
  1.治虚烦失眠多梦 ①夜交藤30g,水煎服。②夜交藤30g,珍珠母30g,丹参9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皮肤瘙痒 夜交藤、苍耳子各适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药》)
  3.治腋疽 首乌藤、鸡屎藤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4.治痔疮肿痛 首乌藤、假蒌叶、杉木叶各适量。煎水洗患处。(3~4方出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药论】
  论夜交藤为安神佐使之品 张山雷:“夜交藤,濒湖止称茎叶治风疮疥癣,作浴汤甚效,今以治夜少安寐,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然不寐之源,亦非一端,苟不知从病源上着想,而惟以此为普通用品,则亦无效。但止堪供佐使之助,因是调和阴阳者,故亦有利无害。”(《本草正义》)
【图片】
  何首乌植株_1

  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夜交藤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