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公众急救普及率25%、瑞典45%、澳大利亚50%、日本中学生92%,而我国还不到2%。 外伤、烫伤、小儿气管异物、突发惊厥等意外事件都是在家庭、学校中最为常见的意外伤害。因此,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现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联合东城区妇联、朝阳区较为面向全区家庭和部分学校开展急救课堂。 ![]()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1月份以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已经开展近百次家庭急救课公益讲堂走进了数十所学校,为数千个家庭和千余名学生带去急救知识。 课程以“家庭急救包”为教具,以线上急救微课为补充,并将急救分成了11个急救主题,为了让孩子能快速接受急救知识,将这11个急救主题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制作成了卡通版的家庭急救手册,每本家庭急救手册的最后一页都包涵了随堂测验,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 所有急救内容均由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家庭成员进行现场急救知识讲座,每个听课家庭都将领到一个由医生针对家庭常见意外伤害定制的急救包,并掌握急救包的使用方法。 在多次授课后,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孩子,包括老师在内不仅不知道一些专业的急救知识,面对流鼻血、烧烫伤这样常见的意外伤害竟然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无疑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猝死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内,严重创伤抢救黄金时间是30分钟内,当这些猝不及防的伤害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针对东城辖区内0至12岁家庭,首批健康课堂将开展5节现场急救课堂,每节课限额20个家庭参与,总计覆盖100个家庭。为了提高课堂的针对性,课堂按孩子年龄分为0至6岁和7至12岁急救课堂,其中7-12岁急救家庭将邀请1名家长和1名孩子共同听课,爸爸妈妈将和孩子一起学习急救知识。 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结构开展不同形式的急救课程结构,走进幼儿园的急救课更加偏重于讲解和互动,走进学校的急救课则偏重于实践。课程调整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真正掌握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 东区儿童医院护理部马岳红主任介绍,此次培训主题包括常见外伤处理(骨折、脱臼的判断、包扎、止血等)、烫伤处理、心肺复苏、紧急情况下如何有效拨打求救电话、小儿气管异物处理、突发惊厥应对、中暑、低血糖预防等11个家庭常见的意外伤害主题。 百场急救课已经成为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首都儿童健康管家为全市儿童开启的一辆公益火车。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