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2020年“广州好人”医务人员专场网络发布活动举行(2)

时间:2020-03-19 04:35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在汉口医院,李君是患者们心目中的暖心护长,她悉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带领队员们与患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对她们说:等我康复出院,一定要请你们来家里坐坐,带你们去武汉看看,好好感谢你们


  在汉口医院,李君是患者们心目中的“暖心护长”,她悉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带领队员们与患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对她们说:“等我康复出院,一定要请你们来家里坐坐,带你们去武汉看看,好好感谢你们!”

  在抗疫一线,李君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卫士”,抗击病魔的“战士”,在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她更是小患者们亲切的“护长妈妈”。她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常常细致地跟同事商量哪个设备用在哪个孩子身上,会让孩子更舒服。在从事设计工作的女儿影响下,李君也爱上了画画,她带领科室同事在儿科中心病区的墙面绘上充满童趣的彩色图画,为患儿们打造轻松可爱的环境氛围,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省出几十箱物资捐当地社区

  回忆起刚到武汉,医疗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除夕夜迅速集结出发,生活和医疗物资并没有准备充分。面对困境,李君先是统筹手头有限物资,合理安排使用,另一方面立即想办法着手解决问题。

  李君迅速向医院党委提出增援物资的申请,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募捐。募捐信息一发出,就得到了四面八方的朋友爱心应援,2月4日,李君个人募集到的500个储氧面罩到了,配合其他设备使用氧浓度可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病人的吸氧效果。她还募集了留置针10000支,输液接头10000支,美林1000瓶。此外,医院增援的大批量物资也陆续送到,彻底缓解了医疗队在前线的“燃眉之急”。

  由于病区实行无陪护制度,许多患者的家属来不了医院,队里的物资很多都是医院大后方寄来以及爱心人士捐赠来的,李君便和队员们商量,从中节省一些出来,分给患者。日复一日,这样的做法渐渐成了珠江医院医疗队的习惯,每天队员们用治疗车推着一些水果零食和生活用品来到病区,患者们都会开心地围拢过来挑选,这成了他们每天最期待的时刻。

  在李君的带动联系下,医疗队还将爱心行动扩展到病区以外,传递到社区邻里。医疗队将节省出来的牛奶、方便面、火腿肠、护手霜、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几十箱爱心物资送到武汉市江岸区美庐社区,通过当地工作人员送往3个社区和1个发热门诊,为社区群众送上爱心大礼包。

  先锋队中的“敢死队”:“80后”医者的济世情怀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尤其在武汉重灾区,患者数量暴增,防护物资严重紧缺,一线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国家有难、医护有责,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席寅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医疗队,经选派2月1日晚在张挪富院长、徐远达主任带领下驰援湖北出征武汉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到达武汉第二天即投入紧张艰苦的抗疫工作,支援武汉医疗队面对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将一个以收治重症外科术后患者为主的ICU病房,改造成专门符合收治呼吸道传染病要求的重症病房。席寅从一线临床医生的角度积极参加讨论,为改造成符合规范的“三区两通道”的隔离病房和科室规划建言献策,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从提出方案到改建完毕,36小时不到,一个基本符合抢救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ICU病房改建完成。

  2月3日当晚9时,刚改建完成的协和西院ICU收治第一例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面对极度缺氧、濒临死亡的危重患者,席寅毫不犹豫上前,完成了协和西院第一例新冠肺炎风险极高的操作——气管插管,为患者得到有创呼吸机治疗创造条件。接着在后续收治的第一批20位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都是席寅完成的气管插管。

  有人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一线医护是先锋队,而做气管插管的医生是先锋队中的“敢死队”。席寅则说: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只是守卫生命的“守门员”。

  此外,席寅还承担了科室大部分的高危和高难度操作,如纤支镜吸痰、胸腔闭式引流、深静脉穿刺、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危重患者转运等。

  俯卧位通气拯救垂危患者

  ICU自开科以来收治的第一批患者因为在普通病房都严重缺氧,病情极其危重,在开始收治患者的第三天,有一位70岁的老奶奶因新冠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危急,呼吸机支持力度已用到最高级,血氧饱和度仍只有82%,席寅医生和徐远达主任商议后,决定立即开展俯卧位通气。

  席寅召集现场的几位医护人员,穿着原本就已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对接近70公斤重的老奶奶翻身俯卧位通气,还要通过一系列技巧保证所有管道不脱落、皮肤组织不受压。做完俯卧位,老奶奶的血氧马上开始回升,虽然隔着面屏都能看到每个医护人员的脸上汗如雨下,但大家的嘴角都扬起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样的俯卧位通气一旦有效,就要持续好几天,每天坚持做,每次俯卧位12小时以上。在协和西院ICU内已应用的4例患者中,都立即缓解了患者的严重低氧。而每次俯卧位通气,都少不了席寅的身影。

  他们创造了多个生命奇迹

  万事开头难,尽管大家不断努力迅速使ICU顺利运转起来,但最大的困难除了防护物资短缺,还有医护磨合问题。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医疗背景和专业培训各异,为使大家尽快适应提高战斗力,席寅在紧张繁忙的四班倒的值班间隙,很快设计出了新收患者常规流程、交班表格、各种评分表格等,使医疗同质化得以迅速体现,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席寅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设备到位后,及时为一例42岁的中年男性实施ECMO(体外膜肺)治疗,为这位原本已命悬一线的患者赢得了创造奇迹的机会。随着治疗的推进,一个个捷报不断传来,协和西院ICU创造了多个生命奇迹,每一次患者的拔管都是席寅戴着正压防护面罩冲在第一线完成。

  席寅日夜奋战在武汉抗疫最前线,收治的都是最危重、也是最危险的病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ICU人“生命守门员”的光荣使命,用无畏担当彰显了80后医者的济世情怀。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