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白芷《青阳客栈》(3)

时间:2015-10-03 20:3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7.治鼻流清涕不止 白芷为细末,以葱白捣烂为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水送下。(《证治准绳》白芷丸) 8.治溃疡病胃痛 白芷、白芍、白及各10~30g,白豆蔻6~12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中医杂志》1983(12)
  7.治鼻流清涕不止 白芷为细末,以葱白捣烂为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水送下。(《证治准绳》白芷丸)
  8.治溃疡病胃痛 白芷、白芍、白及各10~30g,白豆蔻6~12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中医杂志》1983(12):34四白汤)
  9.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 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醋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10.治崩漏不止 香白芷一两半,龙骨一两,荆芥叶半两。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米饮汤调亦得,食前。(《杨氏家藏方》芳香散)
  11.治风秘,大便秘涩 香白芷,焙干,为细末。每服二钱,蜜少许,温米饮调下,连进二服即通,食前。(《杨氏家藏方》通秘散)
  12.治痔疮肿痛 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13.治肿毒热痛 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14.治痈疽赤肿 白芷、大黄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15.治鹤膝风 取新鲜白芷,用酒煎至成膏,收贮瓷瓶。每日取膏二钱,陈酒送服;再取二三钱涂患处,至消乃止。(《外科全生集》
  16.治乳疳,乳头腐烂,延及周围 白芷二钱,牡蛎粉五钱,冰片二分。为细末,搽患处。(《外科真诠》白芷散)
  17.治毒蛇伤 香白芷,为末。麦门冬水调饮,仓卒时,新汲水亦得。(《洪氏集验方》)
  18.治金铁伤及破伤风 黄连、槟榔、木香、白芷各等分。为细末,掺所伤处,血便止。如妇人血运,以童子小便调一钱;如脏毒诸血,以水煎服。(《鸡峰普济方》白芷散)
  19.治诸鱼骨鲠 半夏五两(洗),白芷五两。上二物,捣筛。服方寸匕,则呕出。忌羊肉、饧。(《外台》)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药性论》:能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痛,能蚀脓。
  《日华子本草》:治目赤努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沥,肠风痔瘘,排脓,疮疖疥癣,止痛,生肌,面皯疵瘢。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珍珠囊》:《经》曰:能蚀脓。今人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遂至脐腹更增冷痛。此盖为败脓血所致,卒无已期,须以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凡烧枯别研,余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俟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
  《药类法象》:气温,味大辛。
  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之药也。以四味升麻汤中加之,通行手足阳明经也。
  《药性赋》:味辛,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去头面皮肤之风,除皮肤燥痒之症,止足阳明头痛之邪,为手太阴引经之剂。
  《汤液本草》:气温,味大辛,纯阳,无毒。气味俱轻,阳也。
  阳明经引经药,手阳明经本经药。行足阳明经,于升麻汤四味内加之。
  《象》云: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以四味升麻汤主之。
  《珍》云:长肌肉,散阳明之风。
  《心》云:治风通用,去肺经风热。
  《本草》云:主女子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日华子》云: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一切疮疥,排脓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明目。其气芳香,治正阳阳明头痛。与辛夷、辛同用。治鼻病,内托,用此长肌肉,则阳明可知矣。又云:当归为之使,恶旋复花。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足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以四味升麻汤中加之,通行手足阳明经也。《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气味俱轻,阳也。阳明行经之药。治阳明经头痛在额,及治风通用,去肺经风热,头面皮肤燥痒。
  《本草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白芷色味辛,行手阳明庚金;性温气厚,行足阳明戊土;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肺者,庚之,戊之子也。故所主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辛以散之;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又戴元礼亦云:头痛挟热,项生磊块者,服之甚宜。
  《本草经疏》:白芷得地之金气,兼感天之阳气,故味辛气温,无毒。其气香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得金气,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兼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乃祛风散结之余事耳。
  简误:白芷性升而温,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气甚香窜,又名芳香。恶旋覆,使当归。通行手足阳明二经,又为太阴经之引使也。乃本经头痛中风寒热解利之要药,亦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之仙丹。宜炒黑用。作面脂去面瘢,散目痒止目泪。去肺经风寒,治风通用;疗心腹血痛,止痛多宜。外散乳痈背疮疡,并用调治。与细辛辛夷作料,治久患鼻塞如神。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