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玳瑁

时间:2018-08-04 07:1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玳瑁 【拉丁文】 Carapax Eretmochelydis 【异名】 瑇瑁(《本草拾遗》),蝳蝐(《桂海虞衡志》),瑇瑁甲(《本草汇言》),明玳瑁、文甲(《药材学》)。原动物玳瑁又名:鹰嘴海龟(《浙江动物志》),十三棱龟(俗称)。 【性味归经】 味甘、咸
【标题】
玳瑁
【拉丁文】
  Carapax Eretmochelydis
【异名】
  瑇瑁(《本草拾遗》),蝳蝐(《桂海虞衡志》),瑇瑁甲(《本草汇言》),明玳瑁、文甲(《药材学》)。原动物玳瑁又名:鹰嘴海龟(《浙江动物志》),十三棱龟(俗称)。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功效】
  平肝定惊,清热解毒。
【药用】
  为海龟科动物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的背甲。
【应用】
  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风,中风不语。玳瑁入心肝二经,既可平肝定惊,又可清热解毒。治温热病痰热内闭之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厥,多与犀角、麝香、牛黄、朱砂、琥珀等同用,如《局方》至宝丹;治中风不语,可与丹砂、雄黄、白芥子、麝香、安息香为丸服,如《至济总录》玳瑁丸。亦可配牛膝、地龙、石决明、羚羊角等同用,助其平肝熄风之功。
  用于眩晕,心烦不眠。玳瑁味甘、咸,性寒,以清热平肝潜阳见功,用于阴虚阳亢之眩晕,心烦不寐等,常配龟版、牡蛎、生地等滋阴平肝药同用。
  用于痘毒,疔疮痈肿。玳瑁有清热解毒作用。《痘疹论》以玳瑁与犀角、紫草配伍治痘疮黑陷。若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瘙痒难忍,可用冷开水磨玳瑁局部外涂。治疔疮痈肿,玳瑁可与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配用。
  《本经逢原》:“同犀角,解痘毒。”
【注意】
  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用法用量】
  9.00 - 15.00 g
【形态】
  体长60~170cm。头部具对称的鳞片,前额鳞2对。鼻孔近于吻端,吻长而侧扁,上颌钩曲,嘴似鹦鹉,颌缘锯齿状。幼时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呈平铺状镶嵌排列。颈角板短宽;椎角板5块,中央有一明显的棱脊;肋角板左右各4块,第2块最大;缘角板每侧各11块,相邻第2对肋角板处的缘角板开始排列呈锯齿状;臀角板2块,其间有一缝隙。腹甲前缘有较小的喉角板;两侧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间,均有1条隆起。在腹部中沟两侧形成两条明显的棱嵴,每侧甲桥处有4块下缘角板,在腋、胯区尚有数块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桨状,覆被大鳞,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短小,仅具1爪。尾短小,不露于甲外。背甲棕红色或棕褐色,有光泽,缀有浅黄色小花纹,头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黄黑色有褐斑。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海南西沙群岛等地。
  野生玳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产地】
  主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销全国。
【品种考证】
  本品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如扇,似龟,甲有文。生岭南海畔山水间。”《食性本草》曰:“身似龟,首、嘴如鹦鹉。”《纲目》引《桂海虞衡志》谓:“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鼋,而壳稍长,背有甲十三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其裙边有花,缺如锯齿。无足而有四鬣,前长后短,皆有鳞,斑文如甲。”又引《海槎余录》云:“大者难得,小者时时有之。但老甲厚而色明,小者甲薄而色暗……取时必倒悬其身,用滚醋泼之,则甲逐片应手落下。”以上所述形态待征均与现海龟科玳瑁相符。
【采收加工】
  将捕获的活玳瑁倒挂悬起,用沸醋泼之,使其背部鳞片剥落,去除残肉,洗净。
【炮制】
  1.玳瑁 《圣惠方》:“细镑,捣罗为末。”《旅舍备要方》:“水磨浓汁。”《品汇精要》:“锉碎。”《证治准绳》:“研。”现行,取原药材,刷净,用温水浸软,切成细丝,干燥或研成细粉。
  2.制玳瑁 取滑石粉置锅内,用文火炒热,加入净玳瑁丝,拌炒至表面微黄色,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成粉末。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附方】
  1.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 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子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
  2.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不语 瑇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匀,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
  3.治脓毒血病、血中毒,痈疽疔疮、痘疮 玳瑁10g,犀角2g,紫草根10g,水500ml,煎至200ml,1日3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 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纲目》引《痘疹论》)
  5.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 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温服半合,日三服。(《纲目》引《灵苑方》)
  6.疗中蛊毒 生玳瑁以水磨如浓饮,服一盏即解。(《产乳集验方》)
  7.治迎风流泪,乃心肾虚热也 生瑇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纲目》引《飞鸿集》)
  8.治肝癌 玳瑁15g,露蜂房9g,龟版15g,海藻15g,鸦胆子9g,蟾酥0.6~1.2g。共研末,每日早晨及睡前各服1次,每次0.7~1.4g,白开水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药论】
  1.论玳瑁清热解毒功用 ①李时珍:“玳瑁,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纲目》)②吴世凯:“玳瑁,龟类也,得水中至阴之气,能解一切热毒,其性最灵。”(《本草经疏辑要》)
  2.论玳瑁宜生用 寇宗奭:“生者入药,盖性味全也,既入汤火中,即不堪用,为器物者是矣,与生、熟犀其义同。”(《本草衍义》)
【图片】
  玳瑁

  玳瑁《本草图苑》

  玳瑁《本草纲目》

  玳瑁药材

【表格】
  玳瑁《中药歌决》
【歌决】
  玳瑁甘寒归心肝,清热解毒止痉挛;
  温热谵狂血压高,痘疮肿毒儿惊痫。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