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乌梅《青阳客栈》(2)

时间:2020-02-20 05:34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炮制】 1.乌梅 《食疗本草》;擘破。《圣惠方》:洗令净。《朱氏集验方》.:切片。《普济方》:连核用。《医学纲目》:和核杵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品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 2.乌梅

【炮制】
  1.乌梅 《食疗本草》;“擘破。”《圣惠方》:“洗令净。”《朱氏集验方》.:“切片。”《普济方》:“连核用。”《医学纲目》:“和核杵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品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
  2.乌梅肉 《金匮玉函经》:“去核。”《普济方》:“去瓤。”现行,取净乌梅,水淋使软或蒸软,略晾,捣破,剥取净肉。
  3.乌梅炭 《刘涓子鬼遗方》:“烧为灰,杵末。”《急救仙方》:“烧灰存性。”《疮疡经验全书》:“煅存性。”现行,取净乌梅,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鼓起,表面呈焦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乌梅炭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便血、尿血、崩漏下血等。
  4.醋乌梅 《金匮玉函经》:“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千金要方》:“蜜酢中半浸梅一宿,蒸三斗米下,去核,捣如泥。”《普济方》:“醋煮。”现行,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米醋拌匀,隔水加热2~4h,取出干燥。每乌梅100kg,用米醋10kg。醋乌梅收敛作用增强,常用于久痢、蛔厥等。
  5.蒸乌梅 《千金要方》:“著一斗米下蒸,令饭熟去核。”现行,取乌梅放入甑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闷5h,取出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乌梅肉、乌梅炭、醋乌梅、蒸乌梅应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乌梅炭需散热,防复燃。
【附方】
  1.治久咳不已 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纲目》)
  2.治时气下痢不能食 乌梅肉十枚(微炒)、黄连二两(去须,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3.治热留肠胃,脐腹(疒亏)痛,下痢纯血,或服热药过多,毒蕴于内,渗成血痢 乌梅肉二两,黄连三两,当归二两,枳壳二两(去白)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赤水玄珠》乌梅丸)
  4.治泻血 乌梅二十个(醋煮,去核),白矾二两,诃黎勒十一个(炮,去核)。上三味,将矾石、诃黎勒为末,与梅肉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米饮下。(《圣济总录》乌梅丸)
  5.治肠风脏毒下血 乌梅(同核烧灰存性)、香白芷、百药煎(烧灰存性)各等分。上为末,米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普济方》香梅丸)
  6.治咯血 乌梅不以多少,煎汤,调百草霜。一服愈。(《朱氏集验方》)
  7.治崩漏 乌梅炭60g,广三七、侧柏叶炭各30g,地榆炭60g。上药研成细末,每次白开水或汤药冲服10~20g,30min至2h服1次,连服数次。[《陕西中医》1990,11(4):151]
  8.治上焦肺热,口渴少津 乌梅(不拘多少,温水洗净)取肉半斤,白砂糖半斤。上为细末,入南薄荷头末半斤,再掏成膏,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口中噙化,行路备之,解渴极妙。(《鲁府禁方》梅苏丸)
  9.治虚躁暴渴 乌梅肉(焙)、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半,生干地黄(焙)三两,甘草(炙)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热水调下。(《圣济总录》乌梅散)
  10.治伤寒蛔厥及久痢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圭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并揭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海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11.治咽喉肿痛 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12.治诸疮水毒肿痛 乌梅、皂荚子等分。上各烧存性研匀。贴疮上,毒汁即出。(《普济方》)
  13.治伤寒下部生(上匿下虫)疮 乌梅肉二两,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煎汤下十丸。(《圣惠方》)
  14.治鸡眼 乌梅肉、荔枝肉各等分,捣膏敷贴。(《疡医大全》)
  15.治牛皮癣 乌梅2500g,加水煎熬去核,浓缩成500g,制成乌梅膏。每日服3次,每次半汤匙,加糖适量和开水,或直接吞服。[《新医药研究》1971,(5):69]
  16.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 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17.治癫狂热结乱叫不止 乌梅五个,巴豆五粒(去油成粉)。二味同研,粥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大人三五丸,临卧白汤送。谅下三四行,白粥止之。(《古今医统》乌巴丸)
  18.治疟疾屡发,发作已微,作则多痰 乌梅(蒸,去核)、常山(炒,为末),各等分。捣作丸。每服二钱。(《医级》山梅丸)
  19.治阴脱 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枚。煎汤,日洗五六次。(《四科简效方》)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
  《名医别录》:无毒。止下痢,好唾,口干。
  《本草拾遗》:本功外,止渴,令人膈上热。乌梅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除劳,治骨蒸,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
  《开宝本草》:味酸,平,无毒。止下痢,好唾,口干。
  《本草图经》:除痰。
  《本草衍义》:食梅则津液泄,水生木也。津液泄,故伤齿。肾属水,外为齿,故也。王叔和曰:膀胱、肾合为津府。此语虽鄙,然理存焉。
  《药类法象》: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调中,治痢止渴。以盐豉为白梅,亦入除痰药中用。
  《药性赋》:味酸,平,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收肺气除烦止渴,主泄痢调胃和中。
  《汤液本草》:气平,味酸。酸温,阳也,无毒。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