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产经 >

北医为“无语良师”设纪念墙 以纪念捐献遗体者

时间:2015-09-02 20:50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有这样一种老师,被尊称为无语良师、大体老师,这是医学界对志愿捐献遗体者的最高称谓,是所有医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医生岗位的启蒙者。近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楼告别厅内,为了悼念为医学做出贡献的大体老师,北医设立了大体老师纪念墙。 纪念262位大体老
有这样一种老师,被尊称为"无语良师"、"大体老师",这是医学界对志愿捐献遗体者的最高称谓,是所有医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医生岗位的启蒙者。近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楼告别厅内,为了悼念为医学做出贡献的大体老师,北医设立了大体老师纪念墙。
  纪念262位大体老师
  在北大医学部这面纪念墙上,按照年份摆放着大体老师的纪念盒,家属提前预约就可到纪念墙祭奠亲人。此前,捐献者家属将遗体捐给医学院后,因没有遗体或骨灰,每到清明或祭日,家属无处寄托哀思。
  北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副主任张卫光介绍,纪念墙由医学部特别拨款建立,用于存放每位大体老师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盒,在15×12×10厘米的水晶盒上,记录了每位大体老师的姓名和生卒日期,盒内存放着逝者头发等少量纪念物品。
  据了解,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北大医学部共收到社会各界捐献遗体37人次。从1999年设立遗体接收站以来,已有262人将遗体捐献给北医。
  老院长的最后心愿
  在今年的捐献者名单中,记者看到了北医已故老院长马旭的名字。8月31日下午,在北医为马旭举行的遗体捐赠仪式上,其夫人韩方群宣读了马旭遗愿。
  马旭于2010年8月24日在遗体捐献申请书和公证书中郑重声明:为了我国医学事业和医学教学、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决定无偿捐献遗体。
  "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死亡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光照人间",张卫光带领同学们将手捧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盒放入大体老师纪念墙之中。
  2003年,北京市红十字会在长青园公墓专门为遗体捐献者建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捐献者的名字。七年前,唐炳坤老人病逝后进行了遗体捐献,其女儿唐玉听到北医为遗体捐献者设立纪念墙的消息后说:"和纪念碑相比,纪念墙上有捐献者的照片和遗物,我们感觉距离亲人更近了,希望北京三所接收站都能设立纪念墙。"
  仍存巨大的教学缺口
  据北京市红十字会统计,1999年至2010年底,北京市有12516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6508人办理了公证,1088人实现了遗体捐献。
  2010年,北大医学部、首医大、协和医学院三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接受了146名志愿捐献遗体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地区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人体解剖学标本过于紧张的状况。
  张卫光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在教学中,理想的情况是4至6个学生操作一具标本,而目前是8至10人。近三年,北大医学部平均每年都能接收30多具捐献遗体,是建站12年来最好的三年。即使这样,也只能维持目前教学的最低使用需求,距离理想状态的每年接收80具遗体还很遥远。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