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药常识 >

“火眼金睛”助保膀胱

时间:2020-04-17 06:14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陈俊星 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作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格外青睐男性患者。能不能保留膀胱?如何减少术后复发?对于患者最为关切的这两个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俊星教授表示,早期膀胱癌患者多数可以

  陈俊星

  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作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格外青睐男性患者。能不能保留膀胱?如何减少术后复发?对于患者最为关切的这两个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俊星教授表示,早期膀胱癌患者多数可以保留膀胱,规范的术后膀胱灌注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率。

  广州日报记者获悉,近年来,随着新的影像检查手段的使用,临床医生有了“火眼金睛”相助,可以更为精准地切除肿瘤,一些在传统影像检查手段下被判定为“全切除”的患者,也获得了保留膀胱的机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陈俊星

  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保留膀胱少复发

  离不开这道“防护网”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和肌层浸润两种类型。如果将肿瘤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肌层浸润型膀胱属于“树根深扎”的情况,往往恶性程度较高,难以保留膀胱。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新发病例的75%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保留膀胱。

  最常用的保留膀胱手术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它能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面临一定的复发风险。

  “假如没有术后灌注等综合干预,那么60%~70%的病人都有可能复发。”陈俊星表示,依据肿瘤的大小、数目、复发频率、分级、分期和有无伴发原位癌等因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风险组。

  相对而言,低危组患者长期保留膀胱的机会最高,可以在手术24小时后即刻灌注。中危组、高危组在手术后需要定期膀胱灌注,其中诱导灌注阶段一周一次,根据个体情况持续6~8次不等,接下来可按照“一月一次灌注”的频率维持一年。中低危组可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而高危组还需要灌注卡介苗进行局部免疫治疗。

  经尿道灌注犹如拦截肿瘤复发的“防护网”。“如果操作不够熟练,那么患者会因疼痛无法配合,导致疗效不理想。”陈俊星表示,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膀胱癌灌注中心,中山一院泌尿外科加强了灌注治疗的质量控制管理,操作灌注的护士需要通过专科培训考核才能上岗。

  除了膀胱灌注等术后综合治疗,患者还要重视定期复查,包括膀胱镜、B超、尿液等检查。复发患者也不代表必须切除膀胱,一旦早期发现肿瘤复发,通过手术还有继续保留膀胱的机会。

  肿瘤“扎根”深不深

  新手段助医生看得更清晰

  以往,不少医院采用CT增强检查来判断膀胱癌有没有肌层浸润。“实际上CT增强并不能看清楚肿瘤‘扎根’深不深,误诊率有时会达到35%~40%,导致部分患者失去保留膀胱的机会。”陈俊星说,核磁共振的动态增强扫描也有同样的不足。

  中山一院在广东地区率先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功能成像”这一影像检查新技术,对肿瘤生长边界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只要看清肿瘤没有发生肌层浸润,哪怕它的个头比较大,甚至直径在2~3厘米,我们也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从而保留膀胱。”陈俊星说,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外科精准治疗的发展。

  激光切除

  或成膀胱癌手术新方向

  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案。

  “电刀需要一刀刀分层切除肿瘤,破坏了肿瘤的层次,不利于病理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生长浸润情况。”陈俊星指出,另一方面,电刀产生的电流可能刺激闭孔神经反射,导致患者下肢出现不自主的弹跳,干扰手术,甚至引发膀胱穿孔、大出血。有时为了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医生切除肿瘤时可能“刀下留情”,可能影响疗效。

  近年来,激光手术被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切除,有望成为膀胱癌手术发展的新方向。“我们从2009年采用激光手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陈俊星指出,与传统电切手术相比,激光切除的手术时间和术后随访复发率相当,但由于激光定向性强,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且对局部神经无刺激,基本不会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患者手术中出现膀胱穿孔的风险大大减少,“未来值得期许”。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