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春回暖 未到赏花时
时间:2020-02-24 04:1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疫情大考,广州战“疫”不松劲,不获全胜不轻言成功 花城春回暖 未到赏花时 ![]() 广汽自制口罩,汽车设备工程师们“改行”做口罩。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 海珠区启动卫健社区支援队,下沉社区筑牢防线。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海宣 摄 花城春回暖,未到赏花时。 常住人口超1490万的广州,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口,在经历了连续四天零新增、零疑似的振奋后,接连两天出现确诊病例。 这是一场与疫魔反复斗争的拉锯战。病毒如同一面镜子,我们检验它,它也检验着一座城市全方位的治理能力。 如果说在这场大战中,与病魔较量,医疗救治是正面战场,那么整座城市,从社区到街巷,从交通枢纽到生产一线的联防联控则是同等重要的“第二战场”。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战“疫”正酣,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接下来怎么打?我们要做的是打造一方固若金汤的阵地。保持力度不“减”,筑实密度不“疏”,把控速度不“怠”,校准精度不“偏”。 战“疫”尚未成功,坚持就是胜利!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毕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廖靖文 保持力度不“减”: 雷霆手段再用力,将防控主动权握在手中 2月23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启用“穗康码”加强居住小区(村) 管理工作。广州小区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出示“穗康码”方可进入。 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前提是严防思想松懈、杜绝侥幸心理。尽管疫情防控形势出现向好变化,广州却没有放松警惕,反而以“穗康码”再次为疫情防控加码。 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广州保持力度不“减”,以雷霆手段再用力,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广州始终把它当做一场总体战在打。 1月21日,广州市成立市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常务副组长。次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和联防联控机制,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集中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无疑是把握主动权的“钥匙”。一个多月以来,无论是市委常委会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一个个“全力”“最有力”关键词背后,体现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疫”力度。 每一条战线,从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到保障防控救治物资供应储备;从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到加快部署科研攻关提升救治水平,都是从大局中看问题——服务大局,形成合力。 如何形成合力?广州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重新排列组合出城市治理的“战时密码”:“四个三”——织密“三张网络”,组建“三个小组”,建立 “三本台账”,实现“三种方式”处置。 全民口罩告急,广州打响口罩保卫战。“想参与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一起来!” 一声号令千军动。广汽制“罩”来了。2月5日,广汽决定自制口罩,汽车设备工程师们“改行”做口罩,用了几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掌握了原本需要15天才能学完的口罩设备制造技术。而政府部门积极协助,为广汽带来了由广州电缆厂转产生产的鼻梁条等原材料。2月20日,“广汽牌”口罩批量生产。 更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也加入战团。番禺兴世机械制造公司,开发出设计速度达到每分钟1000片平面口罩的超高速全自动化口罩机的生产线。广州速度,世界领先! 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政府到企业,从体制到个体,合力拧成一股绳,每一个环节都如齿轮般飞速运转……战“疫”越是吃劲时,广州将疫情防控这根弦绷得紧之又紧。开足马力的口罩生产线,迅速出台落地的“穗康码”,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战“疫”定力和章法。 筑实密度不“疏”: 力量下沉到基层,织密防控之网 春节后返程人潮到来,防控压力倍增。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从2月7日起,广州的人口迁入量始终稳居全国前三。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广州全市常住人口超1490万,非户籍人口约600万,辖11个区170个街镇2740个社区(村),排查难度可想而知。既有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中村,又有人口密度高的超高层建筑。资源不足、人员流动、瞒报行程……面对考验,疫情下的广州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更严实的作风,筑牢防疫抗疫的坚固防线。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坦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城市治理逐步从政府管理走向社会治理、走向多元主体参与,应对疫情需要全民参与。 “现在,返程复工的人流多了起来,我们排查摸底不能松劲。”在越秀区北京街都府社区,由都府社区党委书记郑江虹、北京派出所民警陈伟灵、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吴慧敏共同组成的“三人小组”,每天一早开始行动,挨家挨户展开排查。 (责任编辑:Doctor001) |
- 上一篇:拐点未到,高度警惕疫情反弹
- 下一篇:药房违法销售黑斑三无口罩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