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医药资讯 >

花城春回暖 未到赏花时(3)



  1月31日晚,“穗康”小程序紧急上线,除了申报个人健康信息,还能预约口罩。广州也成为全国首个上线口罩预约系统的一线城市。

  要知道,一个小程序,正常的上线时间为1个月,而“穗康”是在短短3天内研发出来。上线首日,点击量超1.7亿,面对高流量的负荷能力,系统始终运行如常。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市民如潮的疑问:为了5个口罩,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线下排队领口罩,还要损失一个口罩,不划算……

  老百姓的声音,政府听进去了。第二天,市民一觉醒来,“口罩预约成功,试运行三天免费快递到家”的新措施立刻出台,市民安坐家中就能收到口罩。

  预约火爆,口罩“秒光”。广州再调整政策:预约口罩免费期再延3天、增加部分药店扫码拿号购买、预约不用拼手速改为随机摇号……

  很快,这一口罩购买的方法全省推广,为众多城市提供疫情下的广州创新经验。

  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快速迭代升级,这是战“疫”下的广州速度,这需要快速的决策和紧急调度各方资源的决心。

  2月23日,“穗康”小程序再次迎来升级,“穗康码”启动。

  快速响应的广州战“疫”速度,不仅没有放缓,还在不断提速。

  校准精度不“偏”:

  防控复产更见真功夫,精准发力夺取“双胜利”

  2月中旬,广州市越秀区64栋亿元楼宇复工。在广州人熟悉的环市中路“63层”广东国际大厦,进入写字楼要挨个测量体温,电梯贴有透明膜并定时消毒,还划定了格子乘梯须保持安全距离。

  配齐物资高频消毒、每人建立健康档案、开窗透气停开中央空调、定制外卖午餐……越秀区为复工复产推出了一系列防疫指引。当地还开展一系列暖企行动,搭建“越企康”平台指导企业复工和防疫。

  一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推进复工复产,两手协同并进,正是考验防控疫情的精度。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广州作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精度,在抗击疫情的大考关头,更见功力。

  海珠区凤阳街,中大纺织商圈所在地,登记在册的湖北籍来穗人员有5万多人。春节前,大部分人返乡过年。

  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凤阳街当即与中大国际创新谷纺织产业联合会、辖内各经济联社商量,敲定商圈59个批发市场开市至少推迟到二月下旬后,并广为告知,让已返乡的湖北籍从业人员安心在家等待消息。

  善待湖北籍人员,政策精准有效。在纺织商圈,留下来过年的来穗人员开不了工,短期内没有收入来源,街道与各联社及物业方商量,采取减租免租等措施,共渡难关。

  “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抗击疫情,落到后续的每一步。海珠区直接跟湖北多地建立联动机制,互通疫情动态,劝导推迟返程计划,第一时间通报返程情况。

  精细防疫,广州背靠一个“最强大脑”。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运算如飞。广州超算中心联合相关研究团队根据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水解酶(Mpro)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进行虚拟筛选,发现了多种可能起作用的潜在药物,给出了所筛选的30种潜在药物列表。

  科技赋能,智慧治理的新场景在广州落地。

  在南沙,由广州中科院软件所及其孵化企业中科智城、中科易德团队研发的广州市南沙区疫情防控协同系统正式上线运营,汇聚210项、27万余条防疫数据,防控情况一屏尽览。

  一块大屏幕,如同一双双眼睛盯紧城市防疫的每一个角落。在“指挥大脑”的加持下,截至2月19日,南沙区1629家“四上”企业已有1309家复工,复工率为80.4%。

  从最早启动一级响应到进入防疫复工两手抓的新阶段,战疫下的广州以更加强劲的韧性迎着困难上、顶着挑战冲。

  考验仍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正力争实现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不误。

  风雨多经人不老,越是艰险越向前。

  坚持住,忍一忍,让我们努力争取拐点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