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天门冬《青阳客栈》

时间:2020-02-15 12:52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天门冬《青阳客栈》 【名称】 天门冬 【英文】 Cochinchinese Asparagus Root 【拉丁文】 Radix Asparagi 【异名】 虋冬(《尔雅》),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原植物天门冬又名:颠勒(《本经》),颠棘(《尔雅》),浣
【标题】
天门冬《青阳客栈》
【名称】
天门冬
【英文】
  Cochinchinese Asparagus Root
【拉丁文】
  Radix Asparagi
【异名】
  虋冬(《尔雅》),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原植物天门冬又名:颠勒(《本经》),颠棘(《尔雅》),浣草(《博物志》),万岁藤、婆罗树(《救荒本草》),天棘(《纲目》),白罗杉(《植物名实图考》),多儿母(《贵州草药》),八百崽、丝冬(《中药大辞典》),小叶青、三百棒(《中药志》),乳薯(《新华本草纲要》)。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
【功效】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药用】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Melanthium cochinchinensis Lour. ; A. lucidus Lindl. ; A. gaudichaudianus Kunth] 的块根。
【应用】
  1.用于阴虚肺热的燥咳或劳嗽咳血。能养阴清肺润燥。治燥热咳嗽,常配麦冬、沙参、川贝母等同用,治劳嗽咳血,或干咳痰粘,痰 中带血,常配麦冬、川贝母、生地黄、阿胶等同用。
  2.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能滋肾阴,清降虚火,生津润燥。治肾虚火旺,潮热遗精等,常配熟地黄、知母、黄柏等同用;治内热消渴,或热病伤津口渴,常配人参、生地黄等同用,如《温病条辨》三才汤;治热伤津液 的肠燥便秘,可与生地黄、玄参等配伍。
【注意】
  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用法用量】
  6.00 - 15.00 g
【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无毛。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cm,灰黄色。茎细,长可达2m,分枝具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3枝成簇,扁平,长1~3cm,宽1~2mm,先端锐尖。叶退化成鳞片,先端长尖,基部有木质倒生刺,刺在茎上长2.5~3mm,在分枝上较短或不明显。花1~3朵簇生叶腋,单性,雌雄异株,淡绿色;花梗长2~6mm ;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花丝不贴生于花被片上,花药卵形;长约0.7mm;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具6个退化雄蕊。浆果球形,直径6~7mm,成熟时红色;具种子1颗。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草丛或灌木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产地】
  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亦产。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好,销全国并出口。
  产川者根长而肥美,色明亮如胶,质较佳。
【品种考证】
  天门冬始载于《本经》。《别录》云:“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引《桐君药录》云:“叶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新修本草》云:“有二种,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冬。”《本草图经》谓:“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香,极尖细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以上所述茎有逆刺者与本品原植物基本相符。
  ①《抱朴子》:“天门冬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气香者善,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②《本草经集注》:“天门冬,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③《本草衍义》:“天门冬、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神,其可得乎?”
【商品规格】
  川天冬:又名川天门冬。为产于云南、贵州而集散于重庆、宜宾者。品质最优。
  湖天冬:又名湖天门冬。为产于湖南、湖北者。品质亦优。
  温天冬:又名温天门冬。为产于浙江温州、平阳者。品质较差。
  均以肥壮、半透明、色黄白、干燥无须者为佳。
  同属植物羊齿天门冬 Asparagus filicinus ex D. DonHam.(参见“土百部”条)、小茎叶天冬 A. Meioclados Levl.(分布云南)及 A. Spinasissimus Wang et S.C. Chen(分布西藏)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天门冬入药。
【化学成分】
  块根含天冬酰胺(asparagine)及瓜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种氨基酸,还含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呋喃甲醛(5- methoXy-methylfural)、葡萄糖、果糖。 尚含多种低聚糖:三聚糖(Ⅰ)、四聚糖(Ⅱ)、五聚糖(Ⅲ)、六聚糖(Ⅳ)、八聚糖(Ⅴ)、九聚糖(Ⅵ)和十聚糖(Ⅶ),另含多种螺甾甙类化合 物,如天冬甙-Ⅳ~Ⅶ(asp-Ⅳ~Ⅶ)。
【药理作用】
  天冬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与体液免疫、广谱抗菌、止血和抗白血病等作用;天冬酰胺有镇咳和祛痰作用。 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薄片,生用。
【采收加工】
  定植后2~3年即可采收。秋、冬季采挖块根,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好。割去蔓茎,挖出块根,去掉泥土,洗净,大小分开,用水煮或蒸至皮裂,(外皮易剥落时为度,蒸煮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颜色变红,故亦有只在沸水中浸一下即取出),捞出入清水中,趁热剥去外皮,晒干或微火烘干,或用硫黄熏蒸后再烘干。
【炮制】
  1.天门冬 《注解伤寒论》:“去心。”《雷公炮炙论》:“凡使,去上皮一重,劈破去心。”陶弘景:“蒸,剥去皮,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千金要方》:“洗净,去心皮。”《本草图经》:“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暴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济生方》:“汤浸,去心。”《仁术便览》:“水润,略蒸,去心。”《本草原始》:“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候软缓缓劈取,不可浸出脂液,不知者乃以汤浸多时柔则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药品辨义》:“打扁抽去心。”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色黑者,迅速洗净,或用明矾水洗净,晒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