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硫黄《中药全书》

时间:2020-02-27 05:26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硫黄《中药全书》 【名称】 硫黄 【拼音】 Liuhuang 【英文】 Sulphur 【拉丁文】 Sulfur 【异名】 石硫黄,黄牙,黄硇砂,倭硫黄。 【性味归经】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效】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药用】 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
【标题】
硫黄《中药全书》
【名称】
硫黄
【拼音】
  Liuhuang
【英文】
  Sulphur
【拉丁文】
  Sulfur
【异名】
  石硫黄,黄牙,黄硇砂,倭硫黄。
【性味归经】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效】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药用】
  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自然硫或含硫矿物经加工提炼而成。
【应用】
  1.用于疥癣,秃疮,湿疹。本品外用有解毒杀虫止痒作用,尤为疥疮要药。治疥疮,可单用硫黄研末,麻油调涂患处;治一切干湿癣,配石灰、铅丹等共研细粉外撤,可咱强收湿止痒功效;治湿疹瘙痒,可单用硫黄粉外敷,或与蛇床子、明矾同用,以增强祛湿、止 痒作用。
  2.用于寒喘,阳痿,虚寒便秘。本品内服有补火助阳,温阳通便作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而致寒喘者,常与附子、肉桂、黑锡等同用,如《和剂局方》黑锡丹;治肾阳虚阳痿,小便频数者,可与鹿茸、补骨脂同用;治老年人肾阳不足,虚寒便秘者,常与半夏同 用,如半硫丸。
【注意】
  孕妇忌用。畏朴硝。
【贮藏】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并置阴凉干燥处。防火。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撤敷或香油调涂。入丸散服,l~3g。
【形态】
  硫黄(Sulphur)属于斜方晶系。晶体常呈双锥状或厚板状。通常呈块状,粉末状。黄色、浅黄色、稻黄色、灰黄色等;条痕白色或淡黄色。晶面金刚光泽,断面呈贝壳状,油脂光泽。硬度1~2。性脆。相对密度2.05~2.08。于108℃时即熔化,270℃时燃烧。硫黄产于火山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硫矿床。此外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层或沉积层中,由黄铁矿或石膏分解而成。
【产地】
  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台湾、四川等地。
【品种考证】
  硫磺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石硫黄,列为中品,吴普称硫黄。李殉引广州记云:“生昆仑国及波斯国西方明之境,颗块莹净,不夹石者良。”李时珍谓:“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湿泉,作硫黄气。魏书云:悦般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坚,即石硫 黄也。”
【商品规格】
  商品按加工程度不同分为倭硫黄、石硫黄、天生黄三种。倭硫黄为加工后的不规则大小块状,具有光泽、半透明,嫩黄色。石硫黄为未加工的块状。天生黄为石硫黄提炼以后生成的黄色粉末。以色黄、光亮、质松脆的倭硫黄为佳品。
【显微特征】
  本品在偏光镜下:无色透明,微带黄色。高突起,暗边明显。折射率:Ng=2.245,Nm=2.0371,Np=1.9579。极高干涉色。斜消光。2V=69°;双折射率=O.2571。
【化学成分】
  主含单质硫S8,尚有少量钙、铁、铝、镁和微量硒、碲等元素。
【理化鉴别】
  1.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刺激性臭气产生,此气体能使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退色。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本品研成细粉,取0.1g置烧杯中,加亚硫酸钠约0.1g、水10ml,煮沸5min,滤过,取滤液2滴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3滴,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经黄而棕最后变为黑色。Na2SO3+S—→Na2S2O3 Na2S2O3+2AgNO3—→Ag2S2O3↓(白)+2NaNO3 Ag2S2O3+H2O—→H2SO4+Ag2S↓ (白)→(黄)→(棕)→(黑)
【药理作用】
  升华硫有杀菌(含真菌)、疥虫作用,其作用是由于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多硫化物所致。升华硫并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在矿石中呈泥状,经过土法加工,放入罐内,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倒入模型内,冷却后,打成碎块。
【炮制】
  (1)采掘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敲成如蚕豆大小块。生品供外用。
  (2)制硫黄 将净硫黄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绿色而显空洞时,取出,除去豆腐,晾干。每净硫黄10kg,用豆腐20kg。本品有毒,制后豆腐应作妥善处理。
【性状】
  呈不规则块状、粗颗粒状或粉末状;黄色、淡棕黄色,少有淡绿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表面不平坦或粗糙,常有细砂孔;体轻,质脆,硬度1~2,密度2.05~2.08 g/cm3,有的断面呈峰窝状,纵断面可见细柱状或针状晶体,具金刚光泽;具特异臭气;可升华;燃烧 时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
【附方】
  1.治男子腰肾久冷,心腹积聚,胁下冷癖,腹中诸虫,失精遗溺,形赢力劣,脚膝疼弱,冷风顽痹,霍乱转筋,虚滑下利;又治妇人血结寒热,阴蚀疽痔 (《局方》金液丹)
  2.治冷劳气血枯竭,肉瘠齿落,肢倦言微 (《易简方论》补火丹)
  3.治命火衰微,阳气暴绝,及虚寒水肿,寒中等候 (《医级》玉壶丹)
  4.治不孕 (《古今医统》引《螽斯广育》神效百子丸)
  5.治阴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本事方》还阳散)
  6.治带下 硫黄五钱为末,乌梅肉三钱。捣丸如黄豆大。每五丸,空心酒下。(《种杏仙方》)
  7.自咳逆服药无效 硫黄、乳香各等分。为末,用酒煎,急令患人嗅之。(《奇效良方》)
  8.治久泻不止,腹脏久冷不思食 (《圣惠方》硫黄丸)
  9.治久患赤白痢 (《圣惠方》抵圣丸)
  10.治心腹—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局方》半硫丸)
  11.治卒得疥疮 麻油摩硫黄涂之。(《肘后方》)
  12.治一切干湿癣 石硫黄半钱,风化石灰半两,铅丹二钱,腻粉一钱。同研如粉,用生油调。先以布揩破癣,涂之。未涂药间,煎葱白、甘草汤淋洗,如换时亦依此。(《圣济总录》)
  13.治小儿口疮,不能吮乳 (《普济方》硫黄散)
  14.治鼻痛,流臭水气,脑冷漏下 (《普济方》二黄散)
  15.治齿慝 硫黄一分,白矾一两。上件药相和,铫子中熬令黄烟尽,研为末。每日末洗面,先捡少许揩齿,含着,洗面毕即漱口。(《圣惠方》)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